[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停车场地面的防水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674.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坤;吴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2 | 分类号: | E04F15/12;E04F1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停车场 地面 防水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停车场地面的防水层结构。
背景技术
地面防水是土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是保证整个工程结构不受水侵蚀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地面防水措施大都使用柔性防水卷材进行隔绝水分,再在其上铺设水泥砂浆,使用过程中的防水寿命有限,容易出现柔性防水卷材老化变质产生裂纹、水泥砂浆破裂等情况,导致防水性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为后期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于停车场的地面而言,由于长期承受较大的载荷,且车辆驶来离去载荷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更是容易发生防水失效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停车场地面的防水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场地面防水层容易失效漏水的问题,实现提高停车场防水效果、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停车场地面的防水层结构,包括素土夯实底层,在素土夯实底层之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混凝土底板、水泥砂浆找平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水泥砂浆保护层、第一钢筋混凝土层、陶粒混凝土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混凝土表层。
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水层容易失效漏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停车场地面的防水层结构,包括素土夯实的底层,在素土夯实底层之上铺设混凝土底板,用于承载与隔绝,同时提高强度。混凝土底板之上设置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即是由水泥砂浆构成的找平层结构,作为基层便于在其上铺设防水结构,确保地面水平。水泥砂浆找平层之上铺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作为防水主材,之后再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上铺设另一层水泥砂浆,即构成水泥砂浆保护层,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上方进行直接的遮盖与保护,降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损破碎的风险,提高对防水主材的保护力度。由于现有的水泥砂浆保护层的强度依然较低,作为常规承载要求不高的地面防水使用尚可,但是对承载性能要求很高的停车场地面而言仍显不足。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发明点之一,在水泥砂浆保护层之上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利用钢筋混凝土提高整个防水层的强度,提高防水层的抗震动防破裂能力。同时,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防水卷材产生裂纹的原因多是停车场不恒温,所以季节温差变化导致橡胶失效或龟裂产生,因此本发明还在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置陶粒混凝土层,陶粒混凝土以陶粒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质量轻,优质的陶粒混凝土导热系数能够低至0.2~0.8W/(m·k),比普通混凝土低1~2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有利于降低外界温差变化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影响,从而降低防水卷材的热胀冷缩幅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陶粒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因此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也能够降低地面行人、车辆等载荷对地下防水层内的防水卷材所带来的振动干扰,从而保护位于陶粒混凝土层之下的水泥砂浆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极大的降低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以此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陶粒表面比碎石粗糙,因此陶粒混凝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能够将水分吸附在其表面,因此还能够实现提高防水效果的目的。陶粒混凝土层设置在第一钢筋混凝土层、第二钢筋混凝土层之间,通过两层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对陶粒混凝土层进行上下两侧的保护,避免陶粒混凝土受到物理冲击而破损,从而使得陶粒混凝土层的结构始终完整,能够充分发挥其隔热、减震效果而不受到干扰。同时对位于其下方的第一钢筋混凝土层而言,温度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所受到振动干扰也较小,因此通过陶粒混凝土层使得第一钢筋混凝土层也能够保证稳定,从而为防水卷材提供一个优良、稳定的工作环境。本结构的最上部为混凝土表层,用于对整个防水层进行遮盖保护,使下方的各层结构均不会直接暴露在地表,防止物理破坏。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板为C30混凝土。即是混凝土底板所采用的混凝土为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以确保底板强度,确保底板能够稳定承载上方各层结构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板为抗渗压力0.6~2.5兆帕的防水混凝土。确保底板层也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使得底板层作为本发明最底层结构,能够构成最后一道防水屏障,从而提高防水效果确保防水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