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水套炉用水位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6096.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平;赵栋;邓少旭;张鲁;付荣;常琳;闫肃肃;让东梅;杜帆;宁立伟;魏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F23/30 | 分类号: | G01F23/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水套炉用 水位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水套炉用水位监测系统,包括浮球筒、浮球架和设置在浮球筒外侧的套筒;浮球筒包括两端封闭的浮球筒体,靠近两端位置浮球筒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通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水套炉水位且能够远程报警并自动控制加水,极大程度上减少水套炉“干烧”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了火灾、凝管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易于拆卸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套炉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水套炉用水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胜利油田稠油区块主要采用井口掺水及中间加热的集输工艺。中间加热所使用的设备主要为简易水套炉,由于简易水套炉敞口运行,水分蒸发量大,因此需要巡检人员定期巡检加水,如果巡检不到位或者加水不及时,存在烧坏水套,甚至油路盘管的风险。由于目前油田范围内简易水套炉的标准化、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成型的且价格低的水套炉液位监测及远程报警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实时监测水套炉水位且能够远程报警的简易水套炉用水位监测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简易水套炉用水位监测系统,包括水位显示报警装置,所述水位显示报警装置包括浮球筒、浮球架和设置在所述浮球筒外侧的套筒;所述浮球筒包括两端封闭的浮球筒体,靠近两端位置所述浮球筒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通过法兰与所述水套炉固定连接;设置上下两个连通管既保证了水体的连通,同时又保证了浮球筒与水套炉内的气压相等或基本一致;
所述浮球架包括浮球、架体和环形显示板,所述架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浮球上端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倒L型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在所述环形显示板的上端面;所述浮球中心水平面与所述环形显示板的中心水平面或上端面或下端面重合;所述环形显示板外表面设置有醒目图层,便于观察水位线的位置。
所述套筒包括上端封闭、下端敞开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顶面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外套筒同轴、下端敞开的内套筒,所述外套筒侧壁与所述内套筒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外套筒顶面中心设置有支撑杆穿孔,位于所述外套筒侧壁和所述内套筒侧壁之间所述外套筒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穿孔;位于所述连通管位置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倒U型缺口;
所述浮球位于所述浮球筒体内,所述环形显示板位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的环形空腔内;所述外套筒为透明材质且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或所述外套筒上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靠近下方的所述连通管的上端面所述浮球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显示板配合使用的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上端面设置有触点开关A,所述触点开关A与一报警器和所述水套炉供水管路的电磁阀连接;所述下限位板位于所述倒U型缺口位置,所述触点开关A位于所述环形空腔内。
靠近上方的所述连通管的下端面所述浮球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显示板配合使用的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下端面设置有触点开关B,所述触点开关B与所述水套炉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所述上限位板位于所述下限位板的正上方,所述触点开关B位于所述环形空腔内。其中,触点开关A与触点开关B的连接线均通过下限位板或上限位板的内部引出,并通过内套筒的倒U型缺口位置引出与其他元件如电源、报警器或电磁阀等电路连接。
所述上限位板或所述下限位板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固定部外表面中部的弧形限位部,所述弧形固定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螺孔,所述弧形固定部通过穿过所述螺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浮球筒上,所述弧形限位部的外表面半径等于所述外套筒内表面的半径;所述触点开关A或所述触点开关B均设置在所述弧形限位部上。
所述浮球筒体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条形限位凸楞,所述内套筒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条形限位凸楞配合使用且底部贯通的条形限位凹槽。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套筒上端螺纹连接的上套筒,所述上套筒上端封闭、下端敞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