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486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舒;宋晓超;何东;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5/64;C04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23001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多孔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普遍具有轻质、隔热、耐热、耐蚀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过滤、催化、吸音、气敏及人工骨等领域。与氧化物基多孔陶瓷相比,多孔Si3N4陶瓷强度高、介电常数低且稳定,在军事电子工业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有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
根据所用起始粉末的不同,现有的氮化硅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
非全致密烧结留孔法制备多孔Si3N4陶瓷通常以α-Si3N4粉末为原料,同时使用一定量的添加剂,包括Al2O3、Y2O3及稀土氧化物等,在氮气氛中1650-2200℃烧结。添加剂与Si3N4原料中混有的SiO2杂质在高温下生成一定量的液相,一方面实现Si3N4的α→β转变和β-Si3N4棒晶的生长,另一方面将β-Si3N4棒晶牢固地结合,提高多孔Si3N4陶瓷力学强度。由于Si3N4陶瓷的致密化程度与液相量密切相关,通过调节添加剂用量和烧结工艺,可达到控制气孔率的目的,但气孔率一般在30%左右,超过60%则烧结困难。
碳热还原法,如中国专利200610041867.7中提出了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氮化硅的方法。在高温下由二氧化硅在氮气中引发3SiO2+6C+2N2→Si3N4+6CO的反应生成氮化硅,利用上述反应也尝试制备了氮化硅多孔陶瓷。不足之处是碳热还原法需要少量的氮化硅作为晶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成本,由于反应有44%的失重导致烧结过程中产品有较大的收缩,对生产要求形状构件非常不利。
模板法通常是用Si3N4原料包覆有机物,然后去除有机物烧结而保留孔洞。有机造孔剂主要有天然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酸,如淀粉、糊精、锯末、尿素、萘、氨基酸衍生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苯乙烯、聚乙烯缩丁醛等。模板留下的孔洞还为氮气流通提供了通道,所以可采用便宜的Si粉取代Si3N4原料,经过高温氮化制备含有一定气孔率的产品。
然而,目前公开的技术所制备的Si3N4陶瓷气孔率难以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氮化硅多孔陶瓷气孔率高且抗弯强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40~95%、烧结助剂1~20%与稀土氟化物2~6%,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的混合料加入到质量浓度为0.5%~10%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2~24h,浆料烘干、过筛,然后模压成型为坯件;
3)将坯件在氮气气氛下快速升温到1100℃,再慢速升温到1500℃,然后以0.6℃/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700~1850℃,保温1~10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氮化硅多孔陶瓷;
其中,所述烧结助剂由氧化镁、二氧化硅与碳酸钡组成。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烧结助剂中氧化镁含量为10~20%,二氧化硅10~20%,碳酸钡55~75%。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氮化硅粉体的粒径为0.1~10μm。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采用氧化锆陶瓷球、氧化铝陶瓷球或氮化硅陶瓷球进行球磨,球料比为2~5∶1。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稀土氟化物为CeF3、YbF3、LaF3或者NdF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拓吉泰新型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4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肥料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陶瓷干压成型的干湿制粉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