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576.5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方杰;王鹏;鲁丽鑫;张友民;方明;姜婉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ssr pcr 优化 反应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SSR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的优化。
背景技术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几十种基于DNA 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SSR、ISSR、STS、SNP、SCAR、CAPS 等,但是,RFLP 标记所需 DNA量大,步骤多,周期长,制备探针及检测中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成本高;RAPD标记因使用的引物较短,对反应条件极为敏感,稍有改变便影响扩增产物的重现,重复性较差,稳定性不好。另外,RAPD 是显性标记,不能区分纯合与杂合基因型,无法直接用于基因型分析;AFLP标记对DNA 的纯度和内切酶的质量要求很高,方法复杂,条带多且密集,使统计分析困难,且费用比较昂贵;SNP 提供的信息较少,且费用较高。相比之下SSR标记具有以下优点:等位基因变异多,信息含量高;单基因座,多态性高;以孟德尔方式分离、呈共显性遗传;种族特异性强、进化所受选择压小,在种属间有良好的通用性;对 DNA 质量要求低,用量少,即使是部分降解的样品也可进行分析;可利用PCR进行分析,操作简便,稳定性、重复性好。基于上述特点,SSR已成为在生物上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分子标记。与其他分子标记一样,SSR标记需配置大量的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但与其他分子标记不一样的是SSR分子标记一般用丙烯酰胺凝胶检测而非琼脂糖凝胶检测,点样量较少,如配置与其他分子标记相同的PCR反应体系过多将造成严重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木耳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以解决目前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过大,各种试剂用量过多而造成浪费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采用的10ul体系,其中:
10×Taq DNA聚合酶Buffer缓冲液(含Mg+) 1×1.0uL
2.5mmol/L dNTPs 混合溶液(2.5mmol/L)0.25mmol/L 1.0uL
10uLmol/L上游引物0.2mmol/L0.2uL
10uLmol/L下游引物0.2mmol/L0.2uL
DNA模版20ng~50ng 1.0uL
其余为Taq DNA聚合酶1.0U和水。
本发明的优点: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将黑木耳SSR-PCR反应体系由20ul优化减半为10ul,减少了试剂使用量,避免试剂不必要的浪费,大大降低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普通20ul SSR-PCR反应体系电泳图;
图2 优化10ul SSR-PCR反应体系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采用的10ul体系,其中:
10×Taq DNA聚合酶Buffer缓冲液(含Mg+) 1× 1.0uL
2.5mmol/L dNTPs 混合溶液(2.5mmol/L)0.25mmol/L1.0uL
10uLmol/L上游引物0.2mmol/L 0.2uL
10uLmol/L下游引物0.2mmol/L 0.2uL
DNA模版20ng~50ng1.0uL
其余为Taq DNA聚合酶1.0U和水。
以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黑木耳菌株SSR分子标记试验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提取选定黑木耳菌株菌丝体总DNA;
二、按比例配制黑木耳SSR优化PCR反应体系;
三、进行PCR反应;
四、PCR产物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下边通过对比效果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 黑木耳菌株菌丝体总DNA提取:
1.1 称取0.2g菌丝,置于研钵中,加入液氮充分研磨成粉末。
1.2 将菌丝粉末迅速转入2.0mL离心管中,加入900uL 65℃预热的CTAB提取缓冲液。
1.3 置于65℃水浴40min~60min,不时轻轻地摇动混匀。
1.4 12000rpm 离心10min,将上清转移至已灭菌的2.0mL离心管中,弃沉淀。
1.5 加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溶液,轻轻摇匀,室温静置5min。
1.6 12000rpm 离心10min,观察分界面有无沉淀,将上清转移至已灭菌的2.0mL离心管中,弃下层有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