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368.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旗;张华堂;赵中华;王蕾;曹敏;魏青绿;向钦;唐雨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邹晓艳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抗原 阴性 小鼠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重大的全球健康问题。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乙肝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最近有报道称全球大约有2.48亿人患有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慢性乙肝的血清学分类非常复杂,按照血清e抗原水平可将其分为e抗原阳性和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感染。近年来全球HBV的感染人数有所下降,但其中HBeAg阴性感染数量越来越多。但目前对e抗原阴性病人对抗病毒疗法响应率低,导致处理时间增加,此外,e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的几率更高。因此,对e阴性HBV的发展史和致病机理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而目前对慢性HBV感染和治疗的研究主要是基于e阳性动物模型展开的,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仍无一例对e阴性HB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和报道,目前对e阴性HBV感染的研究仅限于致病机理、药物处理和药物筛选。因此,目前急需一个能够用于e阴性HBV持续感染研究的动物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被诊断为HBeAg阴性感染的病人血清DNA,使用引物对HBV-F/HBV-R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为:
HBV-F:5′-CCGGAAAGCTTATGCTCTTCTTTTTCACCTCTGCCTARTCATC-3′,
HBV-R:5′-CCGGAGAGCTCATGCTCTTCAAAAAGTTGCATGGTGCTGGTG-3′;
2)将PCR产物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重新设计针对该序列的特异性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该引物对HBeAg阴性感染的病人血清DNA重新进行PCR扩增;
3)将步骤2)获得的PCR产物克隆到pEASY-Blunt Zero载体中,挑选阳性克隆;
4)提取步骤3)中阳性克隆的质粒,将提取到的质粒用BspQI内切酶酶切,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大小约3.2kb的的片段并纯化,用T4连接酶将其环化并纯化,得到HBV e阴性的cccDNA;
5)将步骤4)得到的cccDNA注射入小鼠中,即构建了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引物对为HBV-VF/HBV-VR,序列为:
HBV-VF:CCGGATGCTCTTCTTTTTCACCTCTGCCTAATCATC,
HBV-VR:CCGGATGCTCTTCAAAAAGTTGCATGGTGCTGGTG。
步骤5)中采用水动力法将cccDNA注射入小鼠中。
在步骤5)中,每只小鼠注射2μg cccDNA,cccDNA的浓度为1μg/mL,注射时间为5~8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次成功的构建了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解决了目前只有乙肝e阳性动物模型而没有e抗原阴性动物模型的问题。本发明构建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小鼠模型可以用于e阴性HBV持续感染研究,对e抗原阴性乙肝感染的机理研究和药物处理疗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HBV病毒特异标志物在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图,其中,A为高压水动力注射后血清HBsAg的表达水平,B为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HBsAg阳性结果的百分比,C为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D为注射后血清HBeAg的表达水平。
图2是肝组织中HBVDNA表达的qPCR检测结果图。
图3是滚环扩增-PCR法检测cccDNA的结果,其中,1:100bp ladder,2:pEASY-HBV/HBeAg-阴性质粒作为模板,3:线性HBV作为模板,4:注射后21天的实验组提取的DNA作为模板,5:注射后21天的实验组提取的DNA作为模板,6:cccDNA作为模板。
图4是注射后21天和70天小鼠肝组织HBcAg的IHC检测结果,其中,a、b、c分别是注射后21天的肝组织IHC结果,a为生理盐水,b为pAAV/HBV1.2,c为环化的HBV DNA;d、e、f分别是注射后70天的肝组织IHC结果,d为生理盐水,e为pAAV/HBV1.2,f为环化的HBV 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