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265.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9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克军;王苏健;陈通;赵萌烨;耿耀强;张元振;曹新奇;李亮;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距离 煤层 开采 初次 支架 支护 阻力 确定 方法 | ||
1.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关键层固支梁力学模型,并推导出下煤层关键层受不均载荷作用下的初次破断距计算公式:
下煤层关键层初次破断距决定了B关键块的长度;其中,h1为下煤层关键层厚度,q1为上煤层关键层铰接部分对应下煤层关键层所受载荷,q2为上煤层关键层有一定压实部分对应下关键层所受载荷,RT为岩石抗拉强度;
2)支架必须提供的支护阻力P由静态支护阻力Pm和动态载荷FD组成;
3)煤层群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时支架受到的平均压力为未来压时的1.3倍以上,则认定动载系数KD为0.3以上,即顶板的动态载荷FD为:
FD=KD·Pm=0.3Pm
则初次来压支架的支护阻力为:P≥Pm+FD=1.3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各岩层或岩组对支架作用力空间位置从下向上的顺序,支架静态支护阻力Pm分别为下煤层直接顶重量、下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上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以及静态支护阻力;
其中,下煤层关键层初次破断后形成了两个关键块:靠近工作面一侧的B关键块及靠近采空区一侧的C关键块,两相邻关键块与两侧煤壁相互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煤层直接顶重量:
W=Lkb∑hγ
上式中,LK为支架顶梁长度,b为支架宽度,h为下煤层直接顶厚度,γ为下煤层直接顶容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
PB=PGB+PZB
上式中,PGB为B关键块有效传递重量,PZB为上煤层直接顶有效载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
PF=PGF+PZF
上式中,PGF为F关键块有效传递重量,F关键块为上煤层关键层破断后,位于B关键块上部的岩块;PZF为上煤层关键层有效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态支护阻力为:
Pm=W+PB+PF
其中,Pm为支架的静态支护阻力,W为下煤层直接顶载荷,PB为下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PF为上煤层关键层垮落顶板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板初次来压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关键层固支梁力学模型:
其中,MA为A点的弯矩,q1为上煤层关键层铰接部分对应下煤层关键层所受载荷,q2为上煤层关键层压实部分对应下关键层所受载荷,Lq为受q1作用的梁的长度,Lh为q2作用的梁的长度,Mx为所求梁上任意一点的弯矩,x为任意一点距M点的水平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2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偏航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
- 下一篇:隧洞管片衬砌内力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