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锁及远程开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9877.6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海;夏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李健富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远程 开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及远程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锁主要采用两种远程开锁方式,1、访客来到锁前,通知业主(或管理员),业主电话或者短信等其他方式通知访客密码,访客开锁进入;2、访客来到锁前,通知业主(管理员),业主远程通过互联网网络(智能锁、网关、云平台、手机)控制智能锁开锁,访客进入。
上式两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上述第1种方式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做法,缺点是访客记住密码后,无法控制访客开门的时间段和次数。
2、上述第2种方式存在黑客攻击风险:如黑客非法登录云平台,对智能锁发送开锁指令;或黑客在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控制APP对智能锁发开锁指令。
3、非法闯入者开锁后,难以采集证据用于后续案件侦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及远程开锁方法,其能解决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锁,包括,
密码接收入口:接收输入密码;
微处理器:产生临时密码,并将密码接收入口输入的密码与临时密码进行比对;
生物特征采集器:采集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器和密码接收入口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锁开关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智能锁的开闭;
以及
锁开关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锁开关驱动模块;所述锁开关控制模块与锁开关驱动模块电连接,且所述锁开关控制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通讯模块:将微处理器产生的临时密码发送至预先绑定的智能终端。
优选地,还包括显示模块、访客到访按钮和发声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访客到访按钮和发声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地,微处理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产生临时密码,并将临时密码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管理员预先绑定的智能终端,然后管理员通知到访客一验证密码,所述验证密码为管理员预先绑定的智能终端接收到的临时密码;
访客输入所述验证密码,微处理器对访客输入的验证密码和临时密码进行比对,如对比一致,则提示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并通过生物特征采集器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当生物特征采集成功后,打开智能锁;
或
首先提示访客采集生物特征,并通过生物特征采集器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当生物特征采集成功后,访客输入所述验证密码,微处理器对访客输入的验证密码和临时密码进行比对,如对比一致,则打开智能锁。
优选地,所述智能锁通过其通讯模块经网关、互联网与一智能锁管理云平台或/和云平台连接,且智能锁管理云平台或/和云平台和智能锁绑定的智能终端进行通讯,所述智能锁管理云平台或/和云平台用于连接及管理智能锁及和智能锁绑定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锁仅进行单向上行通讯,所述单向上行通讯为智能锁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锁管理云平台或直接向通过云平台绑定连接的智能终端发送临时密码或/和状态信息;而不接收任何通过互联网、网关向通讯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或查询信息。
优选地,所述临时密码,限制使用时间期限和次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智能锁实现远程开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对智能终端进行验证,从而将智能终端与智能锁进行绑定;
访客发起访问请求,智能锁接收到访问请求后,产生一个临时密码,并将该临时密码发送绑定的智能终端;
对访客进行身份鉴别,确认访客身份合法后,管理员通知到访客一验证密码,所述验证密码为绑定的智能终端接收到的临时密码,访客输入所述验证密码;
微处理器对访客输入的验证密码和临时密码进行对比验证,提示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并进行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
当验证密码与临时密码对比验证成功,且访客的生物特征采集成功后,打开智能锁。
优选地,微处理器将验证密码与临时密码进行对比验证,并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的步骤中,
在验证密码与临时密码对比验证成功后,再对访客的生物特征进行采集;
或
先对访客的生物特征进行采集,在访客的生物特征采集成功后,再进行验证密码与临时密码对比验证。
优选地,所述生物特征采集器对访客的生物特征进行采集时,采集的生物特征为一种或多种;在打开智能锁步骤后,还包括将智能锁开门成功状态信息即时推送给绑定智能终端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临时密码发送绑定的智能终端的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亚太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