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6820.0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2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355 | 分类号: | A61K36/355;A61P31/04;A61P29/00;A61P9/10;A61P9/12;A61P35/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忍冬 黄酮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岩生忍冬总黄酮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试验平均的总浸膏提取率为24.92%,均值都高于正交试验的浸膏率,总黄酮浸膏率为2.76%,且提取物总黄酮对14种标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在2.588~10.35mg/mL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总黄酮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岩生忍冬(Lonicera rupicola Hook.f.Thomson),又名西藏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藤本药用植物,主要产于宁夏南部、甘肃(临潭)、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至西南部,生于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边缘、林缘河滩草地或山坡灌丛中。忍冬属植物俗称金银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常作为金银花入药。其主要的提取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现代很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消炎、增加脑血流量及冠脉流量、降压、抗肿瘤和阵痛、抗癌和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岩生忍冬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报道较少,通过参考了相关文献后,发现国内外文献对岩生忍冬这一资源的乙醇回流提取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的报道较少,且根据已报道的文献中,同属的药用植物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是乙醇回流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旨在解决国内外文献对岩生忍冬这一资源的乙醇回流提取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的报道较少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岩生忍冬总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2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抗菌消炎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增加脑血流量及冠脉流量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降压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抗肿瘤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抗癌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提取的岩生忍冬总黄酮制备的调节免疫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岩生忍冬总黄酮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探索岩生忍冬总黄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确定岩生忍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乙醇提取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和测定其总黄酮的抗菌活性,为合理利用岩生忍冬这一宝贵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优选岩生忍冬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及检测其的抗菌活性。以总黄酮的浸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考察乙醇浓度、温度、浸提次数和料液比对岩生忍冬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影响;测定岩生忍冬总黄酮对14种标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岩生忍冬总黄酮乙醇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20,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为岩生忍冬干重的2.76%;岩生忍冬总黄酮对14种标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工艺的重现性较好,对岩生忍冬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参考价值。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岩生忍冬总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3次、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3次平行试验平均的总浸膏提取率为24.92%。均值都高于正交试验的浸膏率,总黄酮浸膏率为2.76%。且提取物总黄酮对14种标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在2.588~10.35mg/mL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各类出血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