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558.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贾永杰;刁宇;杨有文;漆小川;关创;张宗有;龚树鹏;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0 | 分类号: | C10G5/00;C10G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气 回收 液化气脱硫 蒸馏装置 冷却器 抽提 输出 加热炉燃料 塔顶回流罐 乙烯原料 脱丁烷 收率 脱硫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方法及系统,通过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其中,所述待回收液化气包括碳2组分;再将所述液化气冷却器输出的冷却后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脱硫抽提塔;收集所述液化气脱硫抽提塔输出的脱硫后待回收液化气,这样碳2组分也可被回收,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将碳2组分直接作为加热炉燃料,提高了液化气收率,也增加了乙烯原料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利用能源,炼油过程中配备有轻烃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蒸馏装置轻烃回收系统主要包括:脱丁烷塔(未示出)、脱乙烷塔进料泵01、脱乙烷塔02、干气脱硫塔03、脱丁烷塔塔顶回流罐04、液化气冷却器05(虚线框内部分)、液化气脱硫抽提塔06、脱乙烷塔顶回流罐07、脱乙烷塔顶回流泵08和冷却器09,其中,各部分连接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脱丁烷塔主要是将石脑油中的碳1(C1)~C4组分分离出来,自脱丁烷塔塔顶经脱乙烷塔进料泵01进入脱乙烷塔02。脱乙烷塔02主要是将液化气中C1~C2组分分离出来自塔顶进入干气脱硫塔03,与脱丁烷塔塔顶回流罐04顶不凝气汇合,经过脱硫后进入燃料气管网。液化气自脱乙烷塔02塔底经过液化气冷却器05冷却后进入液化气脱硫抽提塔06脱硫后去新老区乙烯球罐,作为乙烯原料。
可见,现有技术中,脱乙烷塔将液化气中C1~C2组分分离出来,经过脱硫后进入燃料气管网作为加热炉燃料,造成了C2组分的浪费,也会导致液化气的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方法及系统,以将C2组分作为乙烯原料使用,并提高液化气的收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其中,所述待回收液化气包括:碳2组分;将所述液化气冷却器输出的冷却后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脱硫抽提塔;收集所述液化气脱硫抽提塔输出的脱硫后待回收液化气。
可选地,所述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包括:将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
可选地,所述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包括: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通过所述液化气冷却器内的循环水对所述待回收液化气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包括:通过脱乙烷塔进料泵,将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顶部的不凝气体输出至干气脱硫塔进行脱硫;收集所述干气脱硫塔输出的脱硫后气体作为燃料。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蒸馏装置液化气收集系统,包括:脱丁烷塔顶回流罐、液化气冷却器、以及液化气脱硫抽提塔;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的出气口与所述液化气冷却器连接,用于将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所述液化气冷却器;所述液化气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液化气脱硫抽提塔连接,用于将所述液化气冷却器输出的冷却后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所述液化气脱硫抽提塔。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干气脱硫塔。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的底部出气口与所述液化气冷却器连接,用于将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底部输出的待回收液化气输入至液化气冷却器;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的顶部出气口与所述干气脱硫塔连接,用于将所述脱丁烷塔顶回流罐顶部的不凝气体输出至干气脱硫塔进行脱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沥青及其连续生产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水污油回炼装置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