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01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宁;古小治;马书占;黄蔚;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2;C02F3/34;C02F7/00;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原位 净化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方法,适用于内源污染严重的黑臭河道的黑臭消除、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本发明的方法将河水抽干、曝晒底泥,通过自然氧化消除内源污染物,曝晒后的底泥上覆盖粘土、翻耕、继续曝晒,进一步削减内源污染物,利用曝晒后的底泥修筑岸坡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继续曝晒,河底安装微孔曝气设备,河道中间利用漂浮植物技术,待水位恢复后在修筑的缓坡上种植挺水植物,将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得到净化,原位消除污染物,从而实现河道底泥原位处置和水质提升,减小工程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泥处置、污水治理、生态修复等技术,特别是黑臭河道原位净化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属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发布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然而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河道黑臭现象普遍。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目前迫切需求河道水质改善和黑臭水体消除的技术与方法。
近几年,我国在十分重视黑臭河道的治理,科研人员致力于治理技术的研究并投入实践,如201610320572.7专利文献公开了制备原料为:CaO2、MgO2、凹凸棒粘土、EM菌干粉、纳米二氧化钛的各种原材料分别进行特定步骤的预处理,然后按照特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形成粉末状的材料可与河道底泥混合削减河道内源污染。201610316764.0专利文献公开了利用底泥本身作为修复剂辅料,首先经过反硝化改性富集大量反硝化细菌,然后添加活性炭,再配合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作为缓释剂、以海藻酸钠作为包衣剂,制作而成硝酸钙缓释颗粒消除底泥黑臭污染,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专利发明201620007705.0提供了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相互邻接的好氧MBBR反应池和河道底泥发酵耦合反硝化池,好氧MBBR反应池通过进水泵引入河道污水,并通过溢流口与河道底泥发酵耦合反硝化池相连通;河道底泥发酵耦合反硝化池通过进泥泵引入河道底泥,并通过自流口与二沉池相连通;好氧MBBR反应池内设有降解有机物的悬浮填料;河道底泥发酵耦合反硝化池内设有产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然而,大多数河道底泥治理专利技术过多依靠投加修复材料或是制备修复材料来削减内源污染,对河道底泥进行原位处置技术较少。专利发明201310326224.7提供了一种黑臭河道治理及恢复方法,包括主要步骤是河道截污排污、河道清淤、测量放线、坡面修整、铺设植物垫、灌水及人工管养河道一年。201610006876.6专利文献公开了通过底层微曝气和沉水植物改善黑臭河道水质的方法,利用底层微曝气改良黑臭河道污染底泥,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辅助沉水植物生长,削减氨氮;同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利用伊乐藻-苦草组合建立常绿型沉水植被,并配植伴生种为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建立稳定的沉水植被,达到改善河道水质的目的。专利发明201610541590.8提供了一种处理黑臭河水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排污口截污处理、曝气及水体净化处理、底泥沉积物的回收及处理、生态植被种植、建立河岸栈道,并以栈道护栏建立水培走道等步骤实现对黑臭水体的修复。上述可知,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有底层曝气、生态浮床等,然而大多数技术的运用需要先采取截污措施或是河道清淤,不能实现完全的原位净化处理。
鉴于上述技术背景,针对城镇及农村河道底泥污染严重或是排污主管的截污施工有难度河道的黑臭治理工程,发明了一种河道底泥原位处置与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方法,无需河道清淤的情况下实现河道底泥原位处置与修复,然后利用物理曝气、植物净化和微生物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具有效果长久稳定,工程量小,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河道底泥原位处置与修复,同时在河道内原位消除污染物,适用于底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道的黑臭消除、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