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5808.1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婷;韩承辉;吴伟;王小平;谢伟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粉煤 灰填埋场多环 芳烃 迁移 风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评价污染物迁移风险的方法,具体是一种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电厂燃煤产生的一种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是粉煤灰的基本处置方法之一。多环芳烃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都具有很大威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粉煤灰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成分,这就对粉煤灰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尚没有一种准确定量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这极大的阻碍了粉煤灰填埋场环境风险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更进而影响了相关环境评价和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基于多步骤试验分析和多元吸附函数方程分析,得到的结果准确,适用于分析评价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并为相关环境风险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实际粉煤灰填埋场收集粉煤灰样品和土壤样品;
2)利用淋洗液淋洗法收集的粉煤灰样品和土壤样品;
3)分析淋洗后的溶液中的多环芳烃成分,找出该填埋场主要的多环芳烃风险污染物;
4)采用静态间隙吸附试验,利用粉煤灰和土壤样品进行吸附多环芳烃的试验,分析吸附试验后溶液中的多环芳烃成分;
5)利用多元函数方程,对步骤4)得到的吸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各主要多环芳烃风险污染物在粉煤灰样品和土壤中的特征吸附参数;
6)通过对比分析所得到的各特征参数,综合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的迁移风险。
步骤2)中,所述淋洗液的成分为:SO32-浓度为:0.1~1.0mg/L;NO3-浓度为:0.05~0.25mg/L;pH 3~9。
步骤2)中,所述淋洗试验的淋洗速率为:100~300mL/min.g粉煤灰/土壤样品。
步骤4)中,所述淋洗试验的静态吸附实验的多环芳烃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如下:
多环芳烃浓度为0.01mg/L,0.05mg/L,0.10mg/L,0.5mg/L;
5℃:8小时、16小时、32小时、64小时和128小时;
15℃:4小时、8小时、16小时、32小时和64小时;
25℃: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和32小时;
35℃: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和16小时。
步骤5)中,所述的吸附数据分析特征方程的形式如下:
式中:Cn为某种多环芳烃在吸附溶液中的浓度,Qe和Ce为吸附结束时某种多环芳烃的特征吸附量和特征吸附浓度;Qm为表征粉煤灰和土壤样品对某种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参数。
步骤6)中,所述的综合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的迁移风险的公式如下:
当F值大于1,说明填埋场多环芳烃的迁移风险较小;
当F值等于1,说明填埋场具有一定的多环芳烃迁移风险;
当F值小于1,说明填埋场多环芳烃的迁移风险较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基于多步骤试验分析和多元吸附函数方程分析,得到的结果准确,适用于分析评价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并为相关环境风险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对比实施例及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评价粉煤灰填埋场多环芳烃迁移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实际粉煤灰填埋场收集粉煤灰样品和土壤样品各1kg。
2)利用淋洗液淋洗法收集的粉煤灰样品和土壤样品,淋洗液的成分为:pH值为3、SO32-浓度为0.5mg/L、NO3-浓度为0.15mg/L。淋洗速率为:200mL/min.g(粉煤灰/土壤样品)
3)分析淋洗后的溶液中的多环芳烃成分,找出该填埋场主要的多环芳烃风险污染物为:萘和苊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