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包镁质涂料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4794.1 | 申请日: | 201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风;李超;尚德礼;张立夫;廖相巍;金百刚;康磊;李晓伟;张维维;黄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76 |
代理公司: | 21213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质涂料 轻烧白云石 菱镁石 再利用 造渣球 粒径 废弃 转炉炼钢 轻烧白云石粉 高位料仓 炼钢成本 菱镁石粉 轻烧镁球 再生利用 转炉炉渣 自然风干 混合料 未烧结 压球机 氧化镁 粘结剂 除渣 炉内 镁矿 配比 批料 破碎 回收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包镁质涂料再利用的方法,回收用后中包镁质涂料未烧结部分,经破碎、除渣钢、粉碎至粒径小于1mm;将轻烧白云石或菱镁石粉碎至粒径小于10mm;将中包镁质涂料与轻烧白云石粉或菱镁石粉按配比进行混合10~30min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和粘结剂后再混合5~30min;将混合料采用压球机进行造球,并自然风干2~3天,得到配镁造渣球;转炉炼钢加头批料时,将配镁造渣球通过高位料仓加入炉内,其加入量为吨钢5~10kg/t,保证转炉炉渣中的氧化镁含量为7~10%。本发明采用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代替常规使用的轻烧白云石、菱镁石或轻烧镁球,使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得到再生利用,既节约了镁矿资源、保护环境,又能够降低炼钢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用后废中包镁质涂料经过处理后作为炼钢炉料,使中包镁质涂料得到再生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包镁质涂料是一种富含氧化镁的耐火材料。用后中包镁质涂料除了与钢水直接接触的部分发生烧结变质外,其余一半以上未发生本质性改变,氧化镁含量高达87%以上。由于我国镁资源丰富,这些富含氧化镁的用后中包镁质涂料的回收再利用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目前对其处理方式主要是直接废弃,采用掩埋或堆积方法处理掉,造成镁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耐火材料使用企业对用后废弃的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越来越重视,一些技术先进的企业在用后耐火材料的再生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主要方向为再生耐火材料,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而对于用后中包镁质涂料的再生利用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利用用后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用于转炉配镁造渣工艺的技术研究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目前,国内外大、中型转炉炉衬都采用镁碳砖砌筑。转炉炼钢时,炉衬直接与钢水、炉渣和炉气接触,不断受到物理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冲刷、撞击与侵蚀作用。转炉炼钢时为了避免炉渣严重侵蚀炉衬,通常在转炉造渣时加入轻烧白云石、菱镁石或由轻烧镁粉制成的轻烧镁球等来提高炉渣中的氧化镁含量,抑制炉衬中的氧化镁向炉渣溶解扩散,减轻炉衬侵蚀程度,起到保护炉衬,提高炉龄的作用。如果将用后中包镁质涂料经过简单处理后制成轻烧镁球,在转炉炼钢造渣时加入到转炉中,代替轻烧白云石、菱镁石或轻烧镁球,提高炉渣中的氧化镁含量,使用后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变废为宝,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够降低炼钢成本等。因此,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用后废弃的中包镁质涂料部分代替轻烧白云石、菱镁石或轻烧镁球等来提高炉渣的氧化镁含量,避免炉渣严重侵蚀炉衬,实现中包镁质涂料的资源化再生利用,降低炼钢成本。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中包镁质涂料再利用的方法,其具体方法为:
(1)回收用后中包镁质涂料未烧结部分;
(2)回收中包镁质涂料加工:中包镁质涂料→破碎→除渣钢→粉碎,粉碎至粒径小于1mm;以利于制成的配镁造渣球在加入转炉后的熔化;
(3)将轻烧白云石或菱镁石粉碎至粒径小于10mm,作为配镁造渣球球体的骨架,提高球体的表观体积密度和强度;
(4)将制备好的回收中包镁质涂料与轻烧白云石粉或菱镁石粉按配比进行混合10~30min后,再添加适量的水和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后再混合5~30min,配镁造渣球原料wt%配比为:回收中包镁质涂料15~75%,轻烧白云石粉或菱镁石粉15~75%,水1~15%,粘结剂0.1~10%;
(5)将配制混匀后的配镁造渣球混合料采用压球机进行造球,造球的成型压力为200~400kN;
(6)将制备好的料球自然风干2~3天,即得到转炉炼钢造渣用配镁造渣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氮低碳钢的冶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极低温、超高硫铁水转炉炉内脱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