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48682.7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6754552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邵宗泽;单大鹏;李旭;林剑辉;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6;C02F3/34;A01K61/59;C12R1/07;C12R1/23;C12R1/84;C02F103/2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培养 生物 方法 凡纳缤 对虾 养殖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絮团的培养,尤其是涉及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核心在于通过添加碳源和益生菌于养殖水体中,提高水体C/N比,促异养微生物来发挥净化水质和絮凝作用。传统的养殖系统内微生物对残余饵料及有机废物的转化率是极低的,仅有5%~7%的氮和4%~6%的磷被微生物转化,调控好养殖水体的碳和氮,微生物对残饵粪便的转化率就会明显提高,若按照C/N=8-10在养殖水体内添加碳源,养殖系统有机氮和无机氮均可利用,氨可以被净消耗,浓度为10mg/L的氨态氮在5h内即可全部去除。研究证明,通过添加碳源也就是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的有机氮。通过大量实验证实,水体内碳、氮数量比值是对异养菌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提出应用C/N比值调控异养微生物的技术,认为只有C/N比值达到10以上时,才有利于异养菌的发育。

生物絮团技术采用添加碳源控制水体C/N比,养殖池内的异养微生物在充分曝气条件下形成生物絮团,既可以作为养殖作物的额外食物来源,又可通过异养微生物吸收转化残饵、养殖作物排泄物以及有害的病原菌及其代谢物可被有效降解。通过微生物的控制与管理,来解决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特定的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等形成生物絮团,该絮团由以菌胶团、丝状细菌为核心,附着微生物胞外产物胞外聚合体、多糖类、多聚磷酸盐等,以及二价的阳离子,附聚的异养菌、硝化菌、脱氮细菌、微藻类、真菌、原生动物等生物形成的絮团。絮团的大小范围为800μm左右,比表面积为50~150cm2/ml。絮团内的活的生物体占10%~90%,因此它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以细菌为基础的絮状物可以作为饵料源,提供部分营养,补充配合饲料不足的营养,从而间接提高了对虾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既降低了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积累,又可作为食物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收益。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03497906A中公开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水产养殖。微生态制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短小芽孢杆菌包括: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A08151,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3291;

嗜酸乳杆菌包括: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PL7,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3294。

在制备促进对虾或石斑鱼生长,提高对虾或石斑鱼免疫力和抗病力,防治病害,提高存活率,净化养殖水质制剂中应用。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102242071A公开一种能够降解碳链长度为12C~36C直链烷烃的新颖的微生物——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株编号510-6jm(Pichia guilliermondii sp.510-6jm)CCTCC NO:M 2010173。一种来源于深海的新种季也蒙毕赤酵母,利用该菌降解石油烃类物质,主要用于生物修复和工业清洗行业。本发明公开了培养该菌所需的原料,利用该原料可培养大量的菌体细胞用于降解石油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及在凡纳缤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所述培养生物絮团包括: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A08151、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PL7和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p.510-6jm)510-6jm;

所述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A08151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291;

所述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PL7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294;

所述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 sp.510-6jm)510-6jm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0173。

所述培养生物絮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短小芽孢杆菌剂、嗜酸乳杆菌剂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菌菌粉,具体方法如下:

(1)将相应的冻存的菌种活化划线于相应的平板,再将活化后的单克隆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配制种子培养基500ml,灭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