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0782.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荣;罗跃;杨欢;陈大钧;张直建;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473 | 分类号: | C09K8/473;C04B24/2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水泥浆 活性 减轻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属油井水泥用外掺料领域。
背景技术
低密度水泥浆是为适应多种复杂固井而开发的一类特殊水泥浆体系,主要应用于:易漏失地层和低压力梯度地层固井,封固气井或地层中含有严重腐蚀性水或气的油井,超深井固井,欠平衡钻井配套固井。针对这些情况应用低密度水泥浆体系主要能降低水泥浆柱的静压力,防止水泥浆漏失和储层污染,保护油气层还能保护套管免遭腐蚀,在较低的泵压下获得较好的固井质量。
减轻材料作为低密度水泥浆的重要外掺料,主要用来调节水泥浆密度,以降低固井作业中的环空液柱压力,防止压漏薄弱地层,提高固井质量。调研发现国内外常用的减轻材料多为漂珠和玻璃微珠。然而长期固井实践表明,漂珠由于其自身材料特性的限制,由其配制的低密度水泥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由于漂珠自身密度小(0.7g/cm3),与水泥密度相比相差悬殊,极易上浮,使得浆体稳定性难以控制。其二,漂珠薄弱的壁层,使得其机械剪切性和耐压性较差,因此,在拌浆的高剪切作用下或井底高压条件下,漂珠可能破碎或者破裂,导致其有效含量降低,大量水渗入球体,引起水泥浆密度急剧上升,同时在固井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诸如压漏井壁、闪凝等施工事故,因此,该体系一般用于浅井作业。玻璃微珠尽管可以克服漂珠体系的不足,但由于玻璃微珠价格昂贵,由其配制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比微珠价廉,不存在漂珠水泥体系缺陷且性能接近或者优于漂珠的新型减轻材料来设计低密度水泥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减轻材料质轻,价廉,抗压抗剪切并且具有一定活性,可配制综合性能良好,密度为1.25~1.5g/cm3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双酚F型环氧树脂 100份
偶联剂0.5—2份
活性填料15—30份
固化剂10—25份
所述的活性材料由矿渣和超细粉煤灰混合制成;其中矿渣和超细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1。
所述的固化剂为异佛尔酮二胺。
所述的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
上述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称取设定量双酚F型环氧树脂,将其加热至80—90℃,
2)、 在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搅拌条件下加入偶联剂,并充分搅拌15~20min,随后缓慢加入活性填料,并搅拌均匀,
3)、活性填料搅拌均匀后加入固化剂,然后在90℃以上条件下固化2h,待冷却,得,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固化物,
4)、将上述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固化物粉碎,过200目筛,得,低密度水泥浆用活性减轻材料成品。
为表明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性能,对其进行了活性减轻材料的抗剪切性及抗压性检测,其结果如下:
1、抗剪切性
分别以漂珠和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减轻剂,设计了密度为1.25g/cm3低密度水泥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139-2012《油井水泥试验方法》,在不同剪切速率下(4000r/min,8000r/min,12000r/min)拌浆,剪切时间为50s,配浆结束后进行水泥浆密度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看出,活性减轻材料低密度水泥浆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其密度基本不变,显示了良好的抗剪切性。而剪切速率对漂珠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密度的影响较大,且剪切速率越大,水泥浆密度变化越显著,这是由于在高剪切速率下,更多的漂珠被打碎,漂珠的有效体积大大减少,从而水泥浆密度增加明显。
2、抗压性
分别以漂珠和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为减轻剂,设计了密度为1.25g/cm3低密度水泥浆,依据API规范10,配浆搅拌速度为4000r/min,搅拌时间为50s,配浆结束后测水泥浆密度。然后,将上述水泥浆在增压稠化仪中进行增压(20MPa,40MPa,60MPa)养护,养护时间为90min,养护结束后再进行水泥浆密度测试,结果见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