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116.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昱;沈晓冬;姜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资源 配置 方法 基站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其方法包括:配置与eMBB业务对应的至少一种eMBB微时隙;根据eMBB微时隙的结构,为MBMS业务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MBSFN微时隙;向终端发送MBSFN微时隙的配置信息。本发明能够在eMBB业务的传输资源中嵌套MBSFN微时隙,以实现MBMS业务与eMBB业务的时分复用,此外,MBSFN微时隙是基于eMBB微时隙配置的,具有灵活的配置机制,且灵活的时域资源粒度保证了业务时延要求,进一步地,MBSFN微时隙的长CP设计,有利于SFN的接收,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帧结构是移动通信系统空口设计的最基础的方案,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中,为支持多种场景和多样的业务类型,系统需要支持多种灵活的帧结构设计。但是LTE系统基于公共导频CRS设计数据和控制的传输,以及LTE子帧结构为基本时域资源单位,限制了子帧灵活性设计,且以子帧为单位的设计,在时域上的颗粒度过大,并且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开销过大,降低了频谱效率。
例如,LTE系统中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与LTE MBB(Mobile Broadband,移动宽带)业务采用时分复用方案,其资源颗粒度为一个无线子帧(1ms)。MBMS物理层主要涉及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子帧格式和MBMS通知信道。
其中,在多小区传输情况下,MBMS采用MBSFN发射,业务需要映射到MBSFN子帧中进行传输,其中,MBSFN子帧是区别于单播子帧的一种子帧。MBSFN子帧(如图1所示)的前一个或前两个符号为单播符号,中间是一部分空闲间隔(GAP),这是由于前面符号为单播的短CP而后面符号为多播的长CP造成的,后面剩余的部分是真正的做MBSFN发送的多播符号。
进一步地,LTE系统的MBMS通知信道承载MBMS通知指示,多个MBSFN区域的通知指示采用比特映射方式在一个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承载,采用M-RNTI加扰,MBMS的通知指示的作用是通知终端UE在对应的MCCH(MBMSControl Channel,MBMS控制信道)上有新业务开始,避免UE频繁的读取MCCH。
但是,由于LTE系统基于公共导频CRS设计数据和控制的传输,以及LTE子帧结构为基本时域资源单位,限制了MBSFN子帧在时域上的纯净方式设计,和MBSFN子帧灵活性设计,且LTE MBSFN以子帧为单位的设计,在时域上的粒度过大,并且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开销过大,降低了频谱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帧结构的配置缺乏灵活性,且以子帧为时域资源单元,粒度过大引起的时延较大的问题,以及因CP开销大引起的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配置与eMBB业务对应的至少一种eMBB微时隙;
根据eMBB微时隙的结构,为MBMS业务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MBSFN微时隙;其中,每个MBSFN微时隙的时间长度为eMBB微时隙的M倍,每个MBSFN微时隙的起止位置与对应的eMBB微时隙的起止位置对齐,每个MBSFN微时隙对应的MBSFN微时隙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为eMBB微时隙对应的eMBB微时隙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的2N倍,且MBSFN微时隙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大于eMBB微时隙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其中M为正整数,N为负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