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结合全息标签的贴纸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8233.X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宗仁;庄正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允中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萨摩亚阿皮亚*** | 国省代码: | 萨摩亚;W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息防伪 射频辨识标签 标签 天线 全息标签 接脚 贴纸 射频辨识 芯片电气 追踪管理 遮蔽 多圈 内端 凸露 相叠 溯源 收发 外围 芯片 覆盖 配置 | ||
一种RFID结合全息标签的贴纸,主要包括:一全息防伪标签及一射频辨识标签,两者相叠成为一体,其中,该全息防伪标签位于上方,而射频辨识标签位于下方,该射频辨识标签的面积大于全息防伪标签的面积,射频辨识标签的芯片被覆盖在全息防伪标签底下,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呈多圈配置,凸露在全息防伪标签的外围,天线的内端设有接脚,该接脚与芯片电气相连;借此,可大幅提高天线的收发效果,以避免信号受到全息防伪标签的遮蔽而减弱,使组成的标签兼具有全息防伪及射频辨识溯源便于追踪管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贴纸,尤指一种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凸露在全息防伪标签的外围,可大幅提高天线的收发效果,使组成的标签兼具有全息防伪及射频辨识溯源便于追踪管理的效果的RFID结合全息标签的贴纸。
背景技术
全息防伪标签,即表面具有镭射全像微结构纹路的蒸镀薄膜,如猫眼、透镜、全息、浮影等,其可利用光线干涉,产生七彩颜色,图案明显,色彩斑斓亮丽,虹光效果佳,易于辨识,且无法通过影印或印刷的方式复制,因而成为普遍的防伪措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式精品、医药、烟酒、食品、化妆品、电子行业的优质商标、有价证券、信用卡及高级工艺品等。
而射频辨识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辨识标签,可用来记载产品出处、制造过程、物流质量,以进行各项溯源追踪管理,其标签即便被物品遮盖不见,无论是在手提箱里,纸箱里,盒子里等,射频标签只要靠近或经过读取器都可以被迅速读取,而且读取机可以一次同时读取上百个射频标签。另外,在射频辨识标签的芯片中也可利用特殊的编码来达到防伪功能。故防伪技术同样被广泛应用在上述相关精品,甚至当成身份证、通行证、钞票、电子车票、电子收费系统及宠物芯片等。
理论上,若将全息防伪标签及射频辨识标签两者相叠共享,使其兼具有全息防伪及溯源追踪双重效果应该会更好,但实际上其效果并不如预期。主要是因为射频辨识标签使用时需要用到天线,而当全息防伪标签叠在射频辨识标签上共享时,全息防伪标签的金属反射层即会将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给盖住,影响其正常收发功能,使信号反应相对变弱,辨识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失误。
现有常见的全息防伪标签规格为1.7cm╳1.7cm~2cm╳2cm之间,面积大小有限,若要克服前述缺点,在其与射频辨识标签两者相叠共享时,基材层PET就必须添加铁氧体吸波材料,使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能收发信号,正常使用,但如此一来,物料成本和整体厚度即会大幅增加,为其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结合全息标签的贴纸,包括:一全息防伪标签及一射频辨识标签,两者相叠成为一体,其中,该全息防伪标签位于上方,而射频辨识标签位于下方,该射频辨识标签的面积大于全息防伪标签的面积,射频辨识标签的芯片被覆盖在全息防伪标签底下,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呈多圈配置,凸露在全息防伪标签的外围,天线的内端设有接脚,该接脚与芯片电气相连;借此,可大幅提高天线的收发效果,避免信号受到全息防伪标签的遮蔽而减弱,使组成的标签兼具有全息防伪及射频辨识溯源便于管理追踪的效果。
其中,该全息防伪标签包括:一基材层、一全息层及一金属反射层,其中,该基材层的材质选自PET(聚酯)、OPP(聚丙烯)及PVC(聚氯乙烯)等塑料材质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该全息层形成并设于该基材层之下,在全息层上设有一微结构面;以及该金属反射层设于该微结构面之上。
其中,该全息防伪标签底下还设有一黏胶层。
其中,该全息防伪标签为一隐藏式全息防伪标签,其全息层的微结构面上具有隐藏式全息浮影。
其中,该射频辨识标签的天线及芯片底下设有一基材层,该基材层的材质选自PET(聚酯)、OPP(聚丙烯)及PVC(聚氯乙烯)等塑料材质其中的一中或其组合。
其中,该射频辨识标签的基材层底下还设有一黏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允中集团公司,未经允中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禁系统IC卡的防复制加密方法
- 下一篇:数据采集芯片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