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回退消息传递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755.0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B.爱德尔森;C.贾格吉特辛格;J.普拉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张泓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息 传递 方法 系统 | ||
揭示了用于回退消息传递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数据的接口模块、回退确定模块以及分派器。回退确定模块确定消息数据所指定的用户设备的网络数据连接的可用性,以至少部分基于网络数据连接的可用性接收消息数据并且生成路由信号。回退确定模块耦合至接口模块以接收消息数据。分派器至少部分基于路由信号,使用本机消息传递协议经由网络数据连接或者使用回退消息传递协议经由回退数据连接来分派消息。分派器耦合至回退确定模块以接收路由信号。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1月28日、申请号为201380016056.X、发明名称为“回退消息传递”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月27日提交的第61/591,803号美国临时申请以及 2012年2月2日提交的第13/368,25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每一个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背景
本公开涉及电子通信。尤其是,本公开涉及用于回退消息传递(fallbackmessaging)的系统和方法。
社交网络及其他类型的电子通信的普及和使用近年来急剧增长。传统上,用户使用社交网络来查看和评论彼此的社交流(social stream),然而,已经开发了便于在社交网络的成员之间进行通信的新特征。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内置的消息传递功能来彼此发送即时消息。
尽管用户一度专门在台式机或膝上型计算机上经由因特网访问这些社交网络,然而用户现在是在他们的诸如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网本和平板电脑上经由因特网访问这些社交网络。然而,来自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因特网访问有时不可用或者是断断续续的,并且阻止用户互相之间接收或发送消息。例如,由于覆盖死区、弱连通性或过载蜂窝网络,用户可能未能从社交网络的另一用户接收到消息。
当前的系统和方法已经受限于它们在用户不能可靠访问因特网时如何交换消息。例如,当因特网连接是断断续续或者不稳定可用时,使用这些系统和方法的用户可能不能发送或接收消息,或者可能仅能在到因特网的访问再次可用时发送或接收消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部分通过提供用于回退消息传递的系统和相关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限制。在一个创新方面,系统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数据的接口模块、回退确定模块以及分派器。回退确定模块确定消息数据所指定的用户设备的网络数据连接的可用性,以至少部分基于网络数据连接的可用性来接收消息数据并生成路由信号。回退确定模块耦合至接口模块以接收消息数据。分派器至少部分基于路由信号,使用本机消息传递协议经由网络数据连接或者使用回退消息传递协议经由回退数据连接来分派消息数据。分派器耦合至回退确定模块以接收路由信号。
在另一个创新方面,用于回退消息传递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接收为用户设备的用户所指定的消息数据,接收用户设备的连接信息,由处理器至少部分基于连接信息来确定到用户设备的网络数据连接是否可用,以及如果确定网络数据连接不可用则经由使用回退消息传递协议的回退数据连接将消息数据分派至用户设备。
其他方面包括相应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下揭示的系统和方法在许多方面是有利的。例如,即使用户设备不能耦合至因特网这样的网络,它们也可以将消息传送至用户设备。即使消息已经经由回退来发送,它们也可以维持无缝的用户消息传递体验。然而,特征和优点的这一概述并非包括一切,许多其他的特征和优点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此外应当注意到,本公开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为可读性和指令性目的而选择的,并非要限制这里所揭示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公开通过示例但非限制地在附图中说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回退消息传递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社交网络服务器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谷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