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2642.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云;王书华;刘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单圈 绝对值 力矩电机 增量 编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盘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码盘是由光学玻璃、金属或者塑料制成,在上面刻有许多同心码道,每个码道上都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透光和不透光部分,通过直射和反射光由光敏元件接受,输出增量式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当码盘旋转在不同位置时,代表了码盘轴的角位移。另一种码盘上只有绝对值码道,且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是将代表角度的编码刻在码盘上,加工工艺限制了编码器的分辨率提高,不能满足控制系统对转动角度进行高精度检测的需求。增量式的编码盘分辨率相对比较高,但不能实现绝对位置需求;当码盘分辨率要求较高的时候,必然需要增加码盘的编码数量,对加工工艺要求越高,成本也就越高;现有编码盘的加工工艺不能满足控制系统对角度角度分辨率越来越高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成本便宜,使用精度高、分辨率高,既有增量式信号,也有绝对值信号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码盘面上包括玻璃盘、外圈栅道、内圈间断码道和内圈间断错开码道;其中,外圈栅道的刻线部分宽度和未刻线部分宽度一致,且一周交替均匀分布;并且,外圈栅道的内圈刻有垂直于码盘径向的零位栅道。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中,外圈栅道为产生单圈码道明暗相间栅线的外圈栅道,零位栅道为产生单圈零位参考点的零位栅道。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中,还包括由外圈栅道和零位栅道组成增量式码道、以及由零位栅道与内圈间断码道和内圈间断错开码道组成的绝对值码道。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中,绝对值码道是一圈码道刻线宽度不等分,根据零位参考点依次递增,依靠内圈间断码道和内圈间断错开码道的旋转位置来决定光敏传感器光照面积大小,实现单圈绝对定位的绝对值码道。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中,码盘面上码道背面设有一层遮光环。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中,遮光环设置为玻璃盘背面遮光环。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码盘面上包括外圈栅道、零位栅道和内圈两圈间断错开码道。所述外圈栅道是刻线部分宽度和未刻线部分宽度一致,且一周交替均匀分布,产生单圈码道明暗相间的栅线;码盘旋转时,栅道反射光部分与光敏传感器感光部分重叠,宽度按照模拟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外圈栅道内圈刻有垂直于码盘径向的零位栅道,产生单圈零位参考点;本专利内圈另有两道错开间断的圆周码道,一圈码道刻线宽度不等分,根据零位参考点依次递增,依靠内圈两错开码道,即内圈间断码道和内圈间断错开码道的旋转位置来决定光敏传感器光照面积大小,根据内圈两码道对应光敏传感器感光面积的大小,来与外圈带零位栅道对应光敏传感器感光面积实现单圈绝对定位;这种编码盘加工简单、成本便宜,使用精度高、分辨率高,既有增量式信号,也有绝对值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圈栅道和内圈码道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栅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遮光层;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单圈绝对值力矩电机增量式编码盘,如图1和图2所示,码盘面上包括玻璃盘1.1、外圈栅道1.2、内圈间断码道1.3、内圈间断错开码道1.4、玻璃盘背面遮光环1.5。
外圈栅道1.2是刻线部分宽度和未刻线部分宽度一致,且一周交替均匀分布,外圈栅道1.2产生单圈码道明暗相间的栅线;且在外圈栅道1.2的内圈刻有垂直于码盘径向的零位栅道,零位栅道产生单圈零位参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2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制工艺品(辽宁号航母)
- 下一篇:工艺品(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