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机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0797.2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涛;樊宇;王必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20;H05K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机房 机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机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机柜结构。
背景技术
机柜一般是用于在数据机房里面用于存放计算机以及相关控制设备的柜体。在放置较多设备时,一般线路比较凌乱,且通常在多台计算机同时工作时,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机柜内的整体温度较高,若机柜的通风散热效果不好,会导致整个线路的损坏,造成安全隐患。因而如何提高机柜的通风以及散热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机柜结构,其有效提高柜体的通风以及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机柜结构,包括带有空腔的柜体,柜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沿柜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并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容置空间以及气流空间;隔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将容置空间与气流空间导通的通气孔;气流空间的底端设有进气口;容置空间的顶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设有抽风装置;容置空间内设有多个支撑板,该多个支撑板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支撑板之间形成收纳位;各支撑板上设有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导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收纳位连通,导热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导通。
优选的,柜体由顶板、底板、前面板以及后面板共同围成,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面板和后面板的顶端,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底端,所述隔板位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于后面板和隔板之间,所述气流空间形成于前面板和隔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多个支撑板的一端均衔接于隔板上,所述多个支撑板的另一端均与后面板间隔设置并形成散热通道,且该散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散热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通道连通。
优选的,前面板上设有多个通风网孔,该通风网孔用于将气流空间与外部连通。
优选的,各收纳位处对应设有插座。
优选的,支撑板的表面设有两端开口的导流槽,导流槽内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导流槽以及多个散热片共同形成所述导热通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柜体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和气流空间,可以将外部计算机以及控制设备放置各个收纳位内,实现有序摆放,避免线路过于凌乱;同时容纳空间和气流空间是通过多个通气孔导通的,通过容置空间顶部的抽风装置抽风,使气体可从气流空间底端的进气口进入,并从容置空间顶部的排气口出去,形成一个气流回路,有效的带走柜体内的热量,保持较好的通风性以及散热性。此外,在各个支撑板内设有的导热通道也能够有效的将收纳位内的热量导出,进一步提供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柜体;110、后面板;120、顶板;130、前面板;140、底板;10、容置空间;11、排气口;12、抽风装置;20、气流空间;21、进气口;30、隔板;31、通气孔;40、支撑板;41、散热片;42、导流槽;50、收纳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机柜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柜体100,具体在柜体100内设有隔板30,且该隔板30沿柜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如此隔板30可将柜体100的空腔分隔成容置空间10以及气流空间20,同时在隔板30上设有多个通气孔31,该通气孔31可用于将容置空间10与气流空间20导通的。此外,在气流空间20的底端设有进气口21,相应的在容置空间10的顶端设有排气口11,且所述排气口11处设有抽风装置12。同时在容置空间10内设有多个支撑板40,使该多个支撑板40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在相邻两支撑板40之间可形成收纳位50。而在各支撑板40上还设有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沿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导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收纳位50连通,导热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11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0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