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闯磅电子汽车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0288.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尤祖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力达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2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闯磅 电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衡,尤其是防闯磅电子汽车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以适应物资运输的需要,为收取载重车辆载重费用安装的动态电子汽车衡数量众多,类别不同,如单台面(宽700mm)、弯板式(宽600mm)、双台面(宽1600mm)。单台面在前,静态电子汽车衡在后(收费窗口处)等各种称重形式进行称重收费。这些计量器具按国家标准要求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MPE)分为6级:0.2、0.5级的秤精度高但价格贵、使用条件要求严格;5、10级允许误差较大,故此四种秤体的实际应用极少。应用最多的是1、2级两种,使用中的允许误差分别为整车总重量约定真值的±1%、±2%,但由于在称重过程中司机不遵守称量规则,出现“闯磅”丢轴(较高速度通过秤体少计重)、走S型弯擦边通过、“冲磅”(在秤面上急刹车,车辆滑行计重)等问题造成误差加大,使收费额流失,造成损失。
业内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闯磅功能的电子汽车衡,包括浅基式基座、承重台、电子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式基座包括左连接架、右连接架、底座,所述底座为埋入地表且中部呈矩形凹陷的钢板,所述底座左端连接左连接架且底座右端连接右连接架,所述底座的矩形凹陷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底座之间设有电子称量装置;所述承重台顶部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缓冲带,所述防滑缓冲带内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有数值显示器,所述数值显示器集中安装在一个安装框内;所述电子称量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在承重台与底座之间的若干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接线盒、与接线盒连接的称量显示仪表。
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操作人员必须快速观察多个压力传感器数据,且由于这个数据并没有存储装置来记录,即使司机违规通过也无法取证,徒增纠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闯磅汽车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防闯磅电子汽车衡,包括浅基式基座、承重台、电子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式基座包括左连接架、右连接架、底座,所述底座为埋入地表且中部呈矩形凹陷的钢板,所述底座左端连接左连接架且底座右端连接右连接架,左、右连接架的作用是便于待称量设备进入底座范围,所述底座的矩形凹陷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与底座之间设有电子称量装置;
所述承重台顶部设有主辊道,所述左、右连接架与承重台交界处设有辅助辊道,所述左连接架一侧通过支架设置有摄像机,所述右连接架一侧通过支架设有电子提示牌和测速器。
所述左连接架一侧设有起落栏杆。
所述浅基式基座两侧安装有软质护栏,所述软质护栏为充气幕墙,其作用是防止汽车通过装置时采用压边通过,而且不会刮伤汽车。
所述摄像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器和数据存储器,便于操作人员实时查看车辆通行情况和保存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首先通过电子提示牌告知司机“请轻踩刹车通过汽车衡”;
2)打开起落栏杆让汽车进入;
3)摄像机开始摄像记录汽车刹车灯是否点亮;
4)辅助辊道和主辊道同时开启,汽车由于自主蠕动前行故速度必然在汽车衡测量速度范围内,为加快汽车通行速度,使用辊道对其加速,该加速非常稳定,不会影响测量速度;
5)测速器对汽车进行测速,避免个别司机在测量途中加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采用了摄像机对汽车的刹车灯进行记录,所以司机不减速通过时可以提交视频记录,避免纠纷;通过辊道可以对低俗通行的车辆进行增速,因为辊面和轮胎之间的摩擦较小,测量中的汽车在光滑的辊面上则难以通过踩油门提速,可以有效避免汽车高速通过汽车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承重台;3、起落栏杆;4、摄像机;5、电子提示牌;6、测速器;11、左连接架;12、右连接架;13、辅助辊道;21、主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力达衡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力达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0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