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984.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王可飞;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5238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针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针。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所使用的卷针通常为图1至图3所示结构,由卷针主体10以及隔离膜卡锁20构成。卷绕时,将隔离膜插在两片卷针主体10之间,然后控制隔离膜卡锁20固定隔离膜,插入极片,转动卷针,解锁隔离膜、拔出卷针,最后完成卷绕。
在卷绕过程中,由于卷针主体10与隔离膜接触面积较大,在拔出卷针时,电芯内圈张力解除,卷针和隔离膜之间的摩擦力会使隔离膜随着卷针一起移动,最终可能造成隔离膜打皱、内圈极片偏移等拔针不良和中心距跑偏的后果,对于粘性较大的隔离膜,这种风险尤为明显。
针对这类问题,通常大家使用特氟龙等光滑材料包裹卷针以减少摩擦力或是卷绕完成后对电芯进行微修来解决,然而前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后者会增加人力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破坏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卷针,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所提供的卷针,包括隔离膜卡锁以及两个卷针主体,在三维坐标系中分别存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个所述卷针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隔离膜卡锁位于两个所述卷针主体之间,且沿第三方向延伸,
所述卷针还包括第一抽离机构、拔针辅助件、辅助件动作机构以及第二抽离机构,所述第一抽离机构能够将所述隔离膜卡锁以及所述卷针主体沿所述第三方向抽离,
所述拔针辅助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拔针辅助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卷针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背离的两侧,每个所述拔针辅助件均通过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缩,
所述第二抽离机构能够将所述拔针辅助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抽离。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抽离机构上,所述拔针辅助件与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相连。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集成在所述第二抽离机构内。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抽离机构上,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拔针辅助件与所述卷针主体之间,所述拔针辅助件通过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针主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卡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卡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为两个,每个所述拔针辅助件均通过一个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驱动。
优选地,所述辅助件动作机构为气动式伸缩机构、液动式伸缩机构或者电动式伸缩机构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抽离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抽离机构具备一个装载平台,所述第一抽离机构具备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沿所述第三方向穿过所述装载平台。
优选地,所述卷针主体与所述拔针辅助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拔针辅助件上设置有限位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并配合限制所述拔针辅助件与所述卷针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卷针通过设置拔针辅助件,在拔针过程中进行二次抽离,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拔针而导致的隔离膜打皱、偏移等不良后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背景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卷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背景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种卷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背景技术所提供的第二种卷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卷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卷针中卷针主体与隔离膜卡锁处于未抽离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卷针中卷针主体与隔离膜卡锁处于抽离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固定件、限位槽以及凹槽的卷针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带有固定件的卷针在主视角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辅助件动作机构集成在第二抽离机构内的卷针在主视角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卷针主体;
20-隔离膜卡锁;
30-拔针辅助件;
300-限位块;
40-第一抽离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获得柑橘类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电解锂盐铝壳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