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盗电子挂锁及其开关状态采集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601.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沅佑;刘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鹰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22 | 分类号: | E05B67/22;E05B67/02;E05B67/38;E05B47/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盗 电子 挂锁 及其 开关 状态 采集 控制系统 | ||
1.一种智能防盗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体(1)、锁钩(2)、锁芯组件、电机(3)、电源及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
该锁体(1)具有左锁槽(5)、右锁槽(6)及连通于左锁槽(5)、右锁槽(6)之间的第一安装槽(7);该锁钩(2)具有彼此连接的左锁杆(8)和右锁杆(9),该左锁杆(8)、右锁杆(9)分别适配于左锁槽(5)、右锁槽(6)内;该左锁杆(8)上设置有左侧限位凹槽(10),该右锁杆(9)上设置有右侧上限位凹槽(11)、右侧下限位凹槽(12);
该锁芯组件包括有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第一弹簧(15)、防脱钩挡条(16)、第二弹簧(17)及锁止挡条(18);该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第一弹簧(15)装设于第一安装槽(7)内;该第一弹簧(15)横向连接于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之间以联动左滑挡块(13)往左位移、右滑挡块(14)往右位移;该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上分别凹设有锁止限位凹槽(19);该第二弹簧(17)竖向连接于防脱钩挡条(16)下方,该防脱钩挡条(16)上具有用于作用于左滑挡块(13)的第一作用部(20)和用于接受左锁杆(8)联动的第二作用部(21),左滑挡块(13)上相应形成有第一作用适配部(24);
该电机(3)分别连接于电源、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转盘(22),该电机转盘(22)侧面凹设有解锁凹槽(23);
上锁状态下,前述左锁杆(8)伸入左锁槽(5)内,左锁杆(8)向下抵于防脱钩挡条(16)的第二作用部(21);左滑挡块(13)伸入左锁杆(8)的左侧限位凹槽(10)内,右滑挡块(14)伸入右锁杆(9)的右侧上限位凹槽(11)内;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控制电机(3)旋转,带动电机转盘(22)旋转,锁止挡条(18)受电机转盘(22)联动而位移以限位于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的锁止限位凹槽(19)内,电机转盘(22)的非解锁凹槽(23)部位抵于锁止挡条(18)侧面,解锁凹槽(23)远离锁止挡条(18);
开锁状态下,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控制电机(3)旋转,带动电机转盘(22)旋转,解锁凹槽(23)正对锁止挡条(18)所在位置,锁止挡条(18)受左滑挡块(13)、右滑挡块(14)的锁止限位凹槽(19)联动而位移限位于电机转盘(22)的解锁凹槽(23)内;左锁杆(8)伸出左锁槽(5),左锁杆(8)解除对防脱钩挡条(16)的第二作用部(21)的抵压,防脱钩挡条(16)在第二弹簧(17)的复位作用下向上位移直至其第一作用部(20)限位于左滑挡块(13)的第一作用适配部(24)处,左滑挡块(13)的左端未伸至左锁槽(5)内;右滑挡块(14)伸入右锁杆(9)的右侧下限位凹槽(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锁杆(9)上设置有感应装置(25),所述锁体(1)上设置有用于侦测感应装置(25)随右锁杆(9)位移所在位置的感应开关(26);所述感应开关(26)连接于前述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7),该第二安装槽(27)内装设有电机安装座(28),电机安装座(28)的侧缘凸设有第一定位凸部(29),前述第二安装槽(27)内侧壁相应形成有第一定位凹槽(30),电机安装座(28)装入第二安装槽(27)内,其第一定位凸部(29)嵌入相应的第一定位凹槽(30)内;电机安装座(28)内设置有上侧安装槽和下侧安装槽,前述电机转盘(22)位于上侧安装槽内,前述电机(3)位于下侧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电子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第三安装槽(31)内壁形成有第二定位凹槽(32);所述开关锁信号接收控制模块(4)包括有彼此连接的电子主控板(33)和接收信号板(34),电子主控板(33)嵌入第二定位凹槽(32)内,电子主控板(33)位于第三安装槽(31)内且与第三安装槽(31)内上、下表面保持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鹰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鹰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6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