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3893.9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祥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蜗轮 按摩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尤其是蜗轮箱分成两半相对能适度开合动作。
背景技术:
现有按摩器领域,机械动作均由电机经蜗轮箱变速后,再驱动按摩装置动作,实现机械代替人工按摩作业。但现有按摩器采用的蜗轮箱均为一体箱,既有制造成本的考量,更多是技术上简单易行;为此也局限了按摩装置的分布,也即两根蜗轮输出轴驱动按摩装置的运动轨迹是在一个平面内,很难满足人体曲面的按摩,或者说时重时轻的的感觉,影响舒适性。如何革新传统按摩机芯蜗轮箱技术上的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蜗轮箱分成对应两半,受负荷后能适度开合动作的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包括电机、蜗轮箱和按摩装置,电机输出经蜗轮箱后驱动按摩装置动作;其特征是:电机安装在一固定板上,固定板两端正对电机轴指向位置设有轴座;蜗轮箱分为对应两半,分别通过转轴定位在固定板两端的轴座上,转轴与电机轴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电机轴设置或加工有蜗杆段,该蜗杆段与两半蜗轮箱中的蜗轮啮合传递动力;所述两半蜗轮箱分别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保持两半蜗轮箱具有一定夹角。
所述固定板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弹簧座,弹簧放置在弹簧座上,一端抵触在固定板上,另一端抵触在两半蜗轮箱的底部。
上述弹簧座成柱状结构,设置在轴座上;弹簧为扭簧,套设在该弹簧座上,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半蜗轮箱的底部。
所述两半蜗轮箱分别具有上盖和底壳,两者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齿轮链定位在其中,所述齿轮链的输出轴穿过上盖,并在伸出上盖端部固定有按摩装置;上盖和底壳朝两半蜗轮箱结合部伸出有合体轴耳,该合体轴耳紧贴于固定板上的轴座,借助转轴定位;所述合体轴耳上盖一侧具有一斜面结构,避让出两半蜗轮箱摆动空间。
所述两半蜗轮箱分别具有上盖和底壳,两者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齿轮链定位在其中,所述齿轮链的输出轴穿过上盖,并在伸出上盖端部固定有按摩装置;底壳朝两半蜗轮箱结合部伸出有轴耳,该轴耳紧贴于固定板上的轴座,借助转轴定位;所述轴耳上部具有一斜面结构,避让出两半蜗轮箱摆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按摩机芯能自适应人体曲面的特点;蜗轮箱采用对应的两半结构,在保持与蜗杆啮合状态下,又能适度根据人体压力调节夹角,始终保持两侧按摩装置紧贴着人体,改变平面按摩为包围式按摩,可方便开发出诸如美腿、开背或颈部按摩等装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立体示意图
图2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剖面示意图
图4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端部示意图
其中
1—电机 11—电机轴2—蜗轮箱 20—蜗轮
21—上盖22—底壳23—齿轮链24—输出轴
25—合体轴耳26—斜面结构3—按摩装置 4—固定板
41—轴座42—弹簧座5—转轴 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蝶形蜗轮箱按摩机芯,包括电机1、蜗轮箱2和按摩装置3,本实例中按摩装置3以揉捏盘为例,不等于只用以驱动此类结构的按摩装置,其依然可驱动诸如开背臂等往复运动的部件。电机1安装在一固定板4上,固定板4两端正对电机轴11指向位置设有轴座41;蜗轮箱2分为对应两半,分别通过转轴5定位在固定板4两端的轴座41上,转轴5与电机轴11处于同一轴线上,保证两半蜗轮箱2角度变化时,不影响动力的传递;而电机轴11设置或加工有蜗杆段,该蜗杆段与两半蜗轮箱2中的蜗轮21啮合传递动力;两半蜗轮箱2分别与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弹簧6,该弹簧6保持两半蜗轮箱2具有一定夹角,也就是说两半蜗轮箱2的外侧边沿相对于固定板4会往上翘起,类似蝴蝶两翼微微合起,以便人体靠上时压迫弹簧6,而自然平张开又能保持适时紧贴于人体。
更具体地说,固定板4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弹簧座42,弹簧6放置在弹簧座42上,一端抵触在固定板4上,另一端抵触在两半蜗轮箱2的底部;弹簧座42起到弹簧6的限位和导向作用。这里采用的弹簧6有两种,第一种是柱状弹簧,需设置在两半蜗轮箱2两侧边沿,往上顶起两半蜗轮箱2即可;第二种采用扭簧,也即弹簧座42成柱状结构,设置在轴座41上,且与转轴5朝同一方向,扭簧即套设在该弹簧座42上,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半蜗轮箱2的底部,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祥,未经李锦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3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智能跟踪高清便携激光夜视仪
- 下一篇:一种手机外接夹持式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