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光束阵列振镜扫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1516.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辉;王安民;杨永强;王迪;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6 | 分类号: | B23K26/06;B23K26/067;B23K26/08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束 阵列 扫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选区熔化/烧结成型3D零件过程中,特别涉及一种多光束阵列振镜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选区熔化/烧结成型过程是以一定功率的激光扫描成型平面,并逐层叠加形成实体的加工过程。经过聚焦的激光光斑以预设路径扫描成型平面的金属粉末,被光斑扫描到的金属或者聚合物粉末瞬间熔化和冷凝形成实体,随后成型平面下降一定的高度,并重新铺粉以形成新的成型平面,激光在新的成型平面上继续进行扫描,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成型件加工完毕。加工过程中,激光扫描的路径是通过扫描振镜系统来控制,振镜系统的扫描效果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成型效果。
目前,在激光选区熔化/烧结成型设备中双振镜扫描系统适用范围最广。这种双振镜扫描系统主要由两个转轴相互垂直的反射镜构成,两个转轴由电机控制旋转,分别控制光束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经过振镜的两次反射并通过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聚焦后的光斑直径越小,成型精度越高。然后目前采用单光束成形方式,因此当成型件尺寸较大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这种单光束的双振镜扫描系统加工效率将会大大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设备采用了多组振镜系统同时扫描的多光束扫描系统,但需要同时配备多个激光器。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但是成本将极大的提高,而且多组振镜之间的搭接也存在一定整形问题,因此并没有得到普及。
因此在激光选区熔化/烧结成型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种既能够有效提高扫描效率,且能够极大降低成本的振镜扫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光束阵列振镜扫描系统,该扫描系统在不增加激光器数量的情况下可实现多光束扫描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单光束扫描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光束阵列振镜扫描系统,包括振镜框体结构,所述振镜框体结构上设有进光口和出光口,所述振镜框体结构内部设有X轴阵列振镜系统和Y轴振镜系统,所述X轴阵列振镜系统或Y轴振镜系统为多个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振镜组成,经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通过进光口进入阵列振镜扫描系统内部,光束到达X轴阵列振镜系统被平分为n束光强相同的平行光束,n束平行光束在X轴各个振镜偏转带动下实现在X方向任意移动,并投射到Y轴振镜系统上,在Y轴振镜偏转反射带动下,n组光束在Y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n组光束在X方向位置可控运动,在Y方向同步运动,最后该n组光束经过出光口并被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上形成一组个数为n的光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X轴阵列振镜系统为多组镜,Y轴振镜系统为单振镜,经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通过进光口进入阵列振镜扫描系统内部,X轴阵列振镜系统为n面反射率和透射率不同的振镜组成,光束到达X轴阵列振镜系统后会被均分为n束光强相同的平行光束并被反射到Y轴振镜系统上,Y轴振镜系统反射的n束激光经过出光口并被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上形成一组个数为n的光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激光通过进光口进入阵列振镜扫描系统内部,在通过X轴阵列振镜系统时,首先经过X轴阵列振镜系统第一振镜上,第一振镜将反射过来的激光一部分透射到第二振镜上,另一部分光在第一振镜偏转带动下反射Y轴振镜系统上,并在Y轴振镜系统偏转带动下反射经过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上,形成光束1,同样第二振镜接收的光,一部分透射到第三振镜上,一部分光在第二振镜偏转带动下反射Y轴振镜系统上,并在Y轴振镜系统偏转带动下反射经过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上,形成光束2,如此类推,X轴阵列振镜系统有几组镜片,每次偏转反射光均为总能量的几分之一,在成形平面上也将形成几组光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Y轴振镜系统为多组镜,X轴阵列振镜系统为单振镜,经扩束镜扩束后的激光通过进光口进入阵列振镜扫描系统内部,经过X轴阵列振镜系统反射到Y轴振镜系统上,Y轴振镜系统为n面反射率和透射率不同的振镜组成,光束到达Y轴振镜系统后会被均分为n束光强相同的光束,n束光强相同的光束经过出光口并被F-θ镜聚焦到成型平面上形成一组个数为n的光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1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