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管气囊的压力监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6806.2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骆荣耀;詹昱新;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倪娅,陈卫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管 气囊 压力 监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气管气囊的压力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治疗各种呼吸衰竭和提供麻醉及手术后呼吸支持,是抢救病人生命常见而有效的措施,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机械通气在给予病人呼吸支持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风险,由此引发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所以气道管理格外重要,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对气囊的充气、放气以及气囊压力的管理等。
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前端气囊具有密闭气道、防止漏气和误吸的作用,理想的气囊内压力要求阻断气管导管与气管壁间的漏气,又不对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机械通气时气囊充气过多、压力过高,可阻断局部黏膜的血液供应,导致黏膜坏死及气管狭窄、变形,甚至气管食管瘘、溃疡和炎症等并发症;充气不足使导管插入过深或过浅,造成脱出或单侧肺通气,气道漏气造成潮气量损失、误吸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测量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前端气囊的方法是通过气囊测压表手工测定和调整气囊压力,而这种方法不具备监测和报警功能,而且不能通过气囊测压表对气囊进行简单调压。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有可能由于监护不及时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气管气囊的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于携带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不仅具有实时监测的功能,还能在气囊压力过低或过高时发出警报,而且能通过本装置对气囊进行简单调压。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为患者增加医疗保障,减少意外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用于气管气囊的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口,所述盒体上表面设有显示屏、按钮、指示灯,所述盒体侧面上还设有扬声器、电池仓;所述盒体内部还设有连接管、充气囊、压力传感器、电路板,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口和充气囊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连接管内,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屏、按钮、指示灯、扬声器、电池仓均与电路板连接,所述按钮可控制充气囊充放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气仓盖,所述气仓盖与盒体形成气仓,所述充气囊设置在气仓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还设有控制器和出气管,所述连接管通过出气管和大气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出气管与大气连通。
作为优选项,所述盒体长为3~4cm,宽为1.5~2.5cm,高为0.6~1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于携带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不仅具有实时监测的功能,还能在气囊压力过低或过高时发出警报,而且能通过本装置对气囊进行简单调压。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为患者增加医疗保障,减少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体1(其中:连接管1a、充气囊1b、压力传感器1c、电路板1d、出气管1e、单向阀1f)、连接口2、显示屏3、按钮4、指示灯5、扬声器6、电池仓7、气仓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用于气管气囊的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有连接口2,所述盒体1上表面设有显示屏3、按钮4、指示灯5,所述盒体1侧面上还设有扬声器6、电池仓7;
所述盒体1内部还设有连接管1a、充气囊1b、压力传感器1c、电路板1d,所述盒体1上还设有气仓盖8,所述气仓盖8与盒体1形成气仓,所述充气囊1b设置在气仓内。所述连接管1a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口2和充气囊1b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1c的感应端设置在连接管1a内,所述压力传感器1c上还设有控制器和出气管1e,所述连接管1a通过出气管1e和大气连通。所述充气囊1b上还设有单向阀1f,所述单向阀1f通过出气管1e与大气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1c的输出端与电路板1d连接,所述显示屏3、按钮4、指示灯5、扬声器6、电池仓7均与电路板1d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长为3.5cm,宽为2cm,高为0.8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连接口2连接在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气囊连接管上,此时连接管1a与气囊连通,压力传感器1c开始工作,通过电路板1d将连接管1a内的压力信息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6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