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控温热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3438.6 | 申请日: | 201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云;李玲;赵丽丽;王宇;孙立群;李文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李玲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B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温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对外周静脉输液肢进行体热敷的智能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输液过程中,因大量输入低于体温的液体,血管会产生痉挛,使液体输入不畅,同时输液侧肢体温度低于对侧肢体皮肤温度,造成患者不适感等症状。为了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常用热水袋等热敷。热水袋等方法保温效果差,需要频繁的更换热水来达到热敷的效果,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并且不能精确的掌握热敷温度,只能凭感觉感知温度,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循环不良患者对温度感知不良,使用时可能烫伤或者达不到热敷效果。输液加温器也运用于临床,但只能在输液过程中对液体进行加温,并且成本较高。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公司也对热敷产品进行研制开发。一次性的热敷产品主要有暖宝宝、化学加热袋等,这些热敷产品产热时间短,一般使用时间2个小时左右,加热高峰期时,温度最高可达70℃以上,可能形成烫伤。可多次利用的热敷装置有腰部、颈部、肩部、膝部部位的热敷仪,这些部位经常发生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疼痛,热敷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而且控温装置只分为低、中、高,三个档位,无法精确调节温度。
因此,结合临床输液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目前的热敷产品技术不足的情况,设计一种能够在输液过程中平衡肢体温度,可实时监测肢体皮肤温度,精确设置热敷温度,到达设置热敷温度自动停止继续加温的新型医用护理器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并且加热保温性安全可靠,能够在临床输液时,实现对肢体的输液前中后全过程肢体温度调控的智能控温热敷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控温热敷带,包括袖带体4,设置在袖带体4一端的粘带11,在袖带体4内设置有发热内胆2,发热内胆2连接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通过电源线7连接变压器电源插头6;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通过导线与袖带体4活动连接的控制盒和粘贴在袖带体4上的薄膜开关;
所述的控制装置3上设置有PLC控制器8,以及与PLC控制器8连接的一键启动开关1、温度显示屏9和手动温度调节键10;
所述的发热内胆2为碳纤维发热线组成的发热体;发热内胆2的上下面分别设置有上布料层4-1和下布料层4-2;
所述的下布料层4-2内设置有皮温探头5,所述的皮温探头5连接PLC控制器8;
所述的电源线7上设置有220V电压转换为安全低电压的变压器电源插头6。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在袖带体内设置发热良好的碳纤维发热内胆,不仅仅可以提高热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利用碳纤维材质的优越性能,延长经过弯折的袖带的使用寿命,并且薄膜开关及设置在薄膜开关上的控制功能的设置,可以实现对肢体皮肤温度进行实时显示及准确加热调控,避免传统输液时输注低于体温的液体所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和血管痉挛使输液不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为:一键启动开关1、发热内胆2、薄膜开关3、袖带体4、上布料层4-1、下布料层4-2、皮温探头5、变压器6、电源线7、PLC控制器8、温度显示屏9、手动温度调节键10、粘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控温热敷带,包括袖带体4,设置在袖带体4一端的粘带11,在袖带体4内设置有发热内胆2,发热内胆2连接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通过电源线7连接变压器电源插头6;
如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通过导线与袖带体4活动连接的控制盒或粘贴在袖带体4上的薄膜开关;
所述的控制装置3上设置有PLC控制器8,以及与PLC控制器8连接的一键启动开关1、温度显示屏9和手动温度调节键10;
所述的发热内胆2为碳纤维发热线组成的发热体;发热内胆2的上下面分别设置有上布料层4-1和下布料层4-2;
所述的下布料层4-2内设置有皮温探头5,所述的皮温探头5连接PLC控制器8;
所述的电源线7上设置有220V电压转换为安全低电压的变压器电源插头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李玲,未经郑州大学;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3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灵芝活性菌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马家柚酒的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