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8127.2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洲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砥钉座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贲门癌行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行食管残胃与代胃空肠吻合中使用传统的砥钉座延长杆。其主要作用是牵制砥钉座防止其退缩至膈肌以上造成吻合困难。现有砥钉座延长杆为长约10cm左右的塑料硬质产品,置入该延长杆后会造成本就狭小的手术操作空间更加局促。外科大夫常常将丝线捆扎于砥钉座以起到牵制砥钉座的作用,替代延长杆,但是操作难度高,所以亟需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来解决置入延长杆后造成本就狭小的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并达到残端回缩后迅速将其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来解决置入延长杆后造成本就狭小的手术操作空间狭小,并达到残端回缩后迅速将其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它包括头端(1)、导丝(2)、固定膜(3),所述头端(1)一端为与砥钉座(4)末端插接固定的插头,所述头端(1)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导丝(2)的一端,所述导丝(2)上套有固定膜(3),所述固定膜(3)为具有弹性的套筒结构并沿所述导丝(2)滑动。
所述头端(1)的前端为弹头结构(11),所述弹头结构(11)尾端为沿其轴向一体成型的圆柱(12),所述弹头结构(11)与所述圆柱(12)的连接处沿其径向形成环形的凹陷(13)。
所述头端(1)插入所述砥钉座(4)末端,所述固定膜(3)沿所述导丝(2)滑动至所述头端头端(1)处,并外套在所述头端(1)与砥钉座(4)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采用柔软导丝代替老款硬质延长杆,从而克服老款延长杆造成的空间局促问题,更有利于配合切割闭合器,行双吻合器吻合。
2.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砥钉座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砥钉座引导系统,它包括头端1、导丝2、固定膜3,所述头端1一端为与砥钉座4末端插接固定的插头,所述头端1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导丝2的一端,所述导丝2上套有固定膜3,所述固定膜3为具有弹性的套筒结构并沿所述导丝2滑动。
所述头端1的前端为弹头结构11,所述弹头结构11尾端为沿其轴向一体成型的圆柱12,所述弹头结构11与所述圆柱12的连接处沿其径向形成环形的凹陷13。
所述头端1插入所述砥钉座4末端,所述固定膜3沿所述导丝2滑动至所述头端1处,并外套在所述头端1与砥钉座4上。
具体原理与使用方法:
在贲门癌行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行食管残胃与代胃空肠吻合中的应用中。首先,通过手术切除胃部食管末端裸露,将所述砥钉座4由食管末端开口置于食管内,此时所述砥钉座4的头部向上,末端漏出食管末端开口,将所述引导系统头端1插入所述砥钉座4末端,所述弹头结构11插入所述砥钉座4末端,将固定膜3沿所述导丝滑动外套在所述砥钉座4末端的卡合处,将其固定。
之后,进行其他手术操作,比如将食管末端收缩开口等,在此期间砥钉座4会沿食管向上窜动,拉动所述导丝防止其向上窜动,然后沿所述导丝松开所述固定膜3,将头端1与所述砥钉座4末端脱开,最后通过手术枪与所述砥钉座4配合,吻合后激发缝合完成。
所述导丝代替了传统的长杆节省了腹腔的操作空间,方便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洲,未经赵玉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8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