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热处理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5784.1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赵成;杨天桥;孙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宏源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77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热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对金属工件进行各种金属热处理的工业炉的统称。温度一般较加热炉为低。热处理炉可以采用各种加热炉的炉型,但要求较严格地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氛等。热处理炉大多使用气体燃料加热,为了准确控制炉温,有的热处理炉用电加热。现代的热处理,特别是化学热处理工艺日趋复杂,热处理炉的形式也很多。对于连续的热处理流程,须配备合适的连续热处理炉;对于周期工作的热处理工艺,要采用强制循环的控制气氛以及使炉子的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
申请号为CN201410381830.3,名称为热处理炉以及具有该热处理炉的热处理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热处理炉以及具有该热处理炉的热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更高温的环境下对被处理物连续地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炉的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加热器,用于对框体内进行加热;工作台,能够旋转地配置在框体内,在中心轴侧形成有开口部;以及引导件,固定在框体内,配置在工作台上,从工作台的外周侧朝向开口部形成为螺旋形状。此外,具有热处理炉的热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热处理炉,该热处理炉具有:框体;加热器,用于对框体内进行加热;工作台,能够旋转地配置在框体内,在中心轴侧形成有开口部;以及引导件,固定在框体内,配置在工作台上,从工作台的外周侧朝向开口部形成为螺旋形状;以及冷却机构,相对于热处理炉配置在铅垂方向侧。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对处理炉进行梯度加热后再进行快速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实现了对一种真空热处理炉进行梯度加热后能够进行快速冷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包括炉膛、框体、工作台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管且设置在炉膛的侧壁夹层内,所述加热管至少为三组,每组加热管至少为五个,各组加热管分别相间均匀排列成一圈,每个加热管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组加热管连接不同的开关;还包括炉膛底部设置有真空吸取器、真空泵和冷凝器,所述炉膛包括三层,由内至外依次为:加热层、真空层和冷却层;所述真空层与真空泵连接,所述冷却层和冷凝器连接;在炉膛顶部的四个角落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与真空吸取器连接;所述加热层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搅拌桨;所述通管在与真空层之间有活动开口,所述通管与冷却层之间设置有活动开口。
所述通管与真空层、冷却层之间均连接处设置有结构胶。
所述真空层的体积大于冷却层的体积。
所述搅拌桨至少为两个且对称分布。
所述加热管为第一组管、第二组管和第三组管。
所述框体为网状。
所述加热管为电阻丝管。
加热管高度位于炉膛的中部且占炉膛高度的至少三分之二。
所述框体与工作台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框体与中心轴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至少三组加热管,加热管分别相间均匀排列,分别由不同的开关控制,需要的温度与加热管打开的组数成正比,需要越高的温度,就打开越多组的加热管。并且加热管之间相间均匀排列,能够保证温度散发均匀。将待加热物质放置在工作台上,从各个方向接受热量。能够实现对物质的均匀梯度加热。 通过设置的冷却层、真空层和加热层之间相互连通的通管,对加热层内部的热量进行处理,冷凝器中的冷气进入冷却管,真空泵向真空层进入真空,再通过真空吸收器将加热层内部的热真空吸收出来,进入冷的气体,吸收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了快速冷却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底部设置有搅拌桨,对加热层内部的气体进行搅拌,能够加快热量分布,提高冷却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通管与真空层、冷却层之间均连接处设置有结构胶。保证体系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的气体进入,影响加热效果和冷却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层体积小于冷却层的体积,能够输入更多的冷气,加快热量交换,快速降低温度。
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个范围,防止加热管太稀疏,从而造成炉膛内温度过低的状况。
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为网状,将待加热物质放置在里面,阻断部分电场、热量之间的反应,为其提供屏障。
7、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高度位于炉膛的中部且占炉膛高度的至少三分之二,增大加热管对炉膛内物质的加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8、本实用新型的框体能够进行旋转,在旋转的时候保证加热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宏源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阳宏源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5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子晶体光纤一体化端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芯皮线缆光纤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