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管廊预制装配式管节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1571.1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刘槐刚;褚丝绪;姜云龙;徐国梁;刘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预制 装配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建设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预制装配式管节。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管廊工程项目高速增长,管廊施工技术也快速发展,在绿色、高效、环保、节能等思想主导下,采用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它是一种在工厂预制管节,施工现场拼装的新兴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现有预制装配式城市综合管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形承插企口的连接模式。预制管片结构在起重安装时,先垂直吊运至设计标高,然后在人力的协助下,水平对口插接,最后通过预留孔穿预应力钢绞线或螺栓并施加一定的水平应力挤压防水胶条,使防水胶条发生一定的变形,紧密贴合在安装好的两个相邻管节上来达到止水、防水的效果。这种结构施工工序多、安装效率较低、施工工期长,建设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预制装配式管节,该管节可直接利用结构本身的形状和结构自重在垂直安装过程中产生侧向挤压力和垂直方向的挤压力来挤压防水胶条,以达到止水、防水的目的。同时,防水胶条可在工程预制完成后即刻安装,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现场安装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预制装配式管节,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梯形管片结构和倒梯形管片结构;所述正梯形管片结构的断口四周制有凸口,凸口四周制有防水胶条安装槽,两侧安装槽位于凸口正面,上、下安装槽位于凸口的顶面,在正梯形管片结构的两侧侧墙顶部预留吊装螺栓孔;所述倒梯形管片结构的四周均为凹口;所述正梯形管片结构的凸口和倒梯形管片结构的凹口在安装过程中实现“Z”字形企口连接。
上述正梯形管片结构底口宽2.5m~3.0m、上口宽1.5~2.0m。
上述正梯形管片结构两侧安装槽与上、下安装槽相接部位设置倒圆角槽底。
上述倒梯形管片结构上口宽2.5m~3.0m、下口宽1.5~2.0m。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预制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相比,可以省掉预应力钢绞线或螺栓预紧加压的施工工序,可直接利用结构本身的形状和结构自重在垂直安装过程中产生侧向挤压力和垂直方向的挤压力来挤压防水胶条,以达到止水、防水的目的。同时,防水胶条可在工程预制完成后即刻安装,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现场安装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梯形管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倒梯形管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正梯形管片结构中倒圆角槽底的放大图。
图中:1--正梯形管片结构;2--倒梯形管片;3--企口;31--凸口;32--凹口;4--安装槽;5--倒圆角槽底;6—预留吊装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综合管廊预制装配式管节,由正梯形管片结构和倒梯形管片结构组成。
如图2所示:正梯形管片结构1,底口宽2.5m~3.0m(标准分段宽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上口宽1.5~2.0m,断口的四周制有凸口31,凸口31上制有防水胶条安装槽4,两侧安装槽4位于凸口31正面,上、下安装槽4位于凸口31的顶面。如图4所示:在两侧安装槽4与上、下安装槽4相接部位设置倒圆角槽底5进行过渡处理。在梯形构件的两侧侧墙顶部预留吊装螺栓孔6,在后期安装过程中采用专用吊具进行起吊安装。
图3为倒梯形管片结构2,上口宽2.5m~3.0m,(标准分段宽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下口宽1.5~2.0m,前后两侧四周均为凹口32,在安装过程中与凸口31进行企口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先逐个安装正梯形管片结构1,后逐个安装倒梯形管片结构2,相邻管片结构之间采用“Z”字形企口3连接,由于每个管片结构自重达20吨以上,相邻管片结构在重力作用下进行预制综合管廊拼装,同时防水胶条在倒梯形管片结构1的重力作用下夹紧,形成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是:
a.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施工混凝土垫层,铺设防水卷材,再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的平整度应满足安装精度的要求。
b.测量定位综合管廊正梯形管片结构1和倒梯形管片结构2的安装位置,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c.运输车辆装载管片结构进场,用起吊设备先按标高和平面位置吊装正梯形管片结构1逐个就位,然后吊装倒梯形管片结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1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悬索桥的葫芦形地下连续墙锚碇基础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挖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