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0548.6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华志鹏;刘平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志鹏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冲洗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中,需要引流冲洗的疾病很多,例如:脓肿(胸腹盆腔及关节腔脓肿)、积液积脓、胃肠道吻合口瘘等。
然而,临床应用中,很多时候都是由外科医生自己临时二次加工,制备简易的冲洗引流管;这种临时制作的冲洗引流管,引流冲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引流管孔道阻塞,引流不畅;导管断裂脱落,异物残留在体内;引流管松动,引流液外漏,腐蚀皮肤等。为了使得引流充分,医生不得不增加置管数量,然而,这样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增加患者的创伤。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的冲洗引流管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包括进水管腔、出水管腔和气囊;
其中,所述进水管腔和所述出水管腔的尾端均开口设置,分别形成进水尾端和出水尾端;所述进水管腔的头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出水管腔的头端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气囊包裹在所述出水管腔和所述进水管腔的外围;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腔包括进水主体;所述出水管腔包括出水主体;所述出水主体套设在所述进水主体的外围;所述进水管腔与所述出水管腔的头端固定连接,且连接处密封;所述气囊与所述出水管腔的侧壁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腔包括柱状头端;多个所述出水孔均匀间隔布设在所述柱状头端的圆周侧壁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腔的头端为球状结构件;多个所述进水孔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球状结构件的表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球状结构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主体的截面面积,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出水主体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柱状头端位于所述进水主体与所述球状结构件的交接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口处还固定设置有气囊入口控制阀,所述气囊入口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充气口的打开与关闭。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腔和所述出水管腔为橡胶结构件或硅胶结构件;所述气囊为橡胶结构件或乳胶结构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主体和所述出水主体的长度均为50cm;所述进水管腔和所述出水管腔的截面均为圆形;所述进水主体的截面直径为0.6cm;所述出水主体的截面直径为1.2cm;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均为圆形通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的直径均为0.4cm;所述气囊的长度为25cm;所述气囊的体积在10毫升-20毫升之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腔的侧壁上埋设有显影线;所述显影线能够在X光或CT机的照射下显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分析其主要结构可知:上述带气囊双腔冲洗引流管主要由气囊、进水管腔和出水管腔组成。
分析其主要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可知:进水管腔的进水尾端开口设置,头端开设有多个进水孔;相应的,出水管腔的出水尾端开口设置,头端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气囊包裹在进水管腔和出水管腔的外围;在气囊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充气口。
很显然,进水尾端为冲洗液的进水口,头端的进水孔用于将进水管腔中的冲洗液排到人体内(脓腔或者积液等位置);冲洗液排入体内会稀释脓液或积液,同时会增加排入位置的压力,在此压力的作用下,已稀释的脓液或积液会由出水管腔的头端的出水孔进入出水管腔,因出水尾端开口设置,故进入出水管腔内的液体会由出水尾端排出,到达引流的目的。当脓痂或者由脓痂形成的活瓣结构在出水孔处形成堵塞时,进水管腔和出水管腔的功能还可以互换,即冲洗液由出水尾端开口处注入,由出水管腔的出水孔注入人体内,然后被稀释的脓液或积液由进水管腔的进水孔进入进水管腔,最后由进水尾端排出;这样,有效防止了管道阻塞的现象,保证引流的高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志鹏,未经华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0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胃管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家庭互联网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