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喷射分散的干冰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96823.1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高文华;朱琳;王雪;尹青堂;杨娟;王爱忠;王雷;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缩空气 喷射 分散 干冰 清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冰清洗机,尤其是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喷射分散的干冰清洗机。
背景技术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于其优异的清洗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各种清洗场合。清洗系统通过高压空气将干冰清洗机的干冰颗粒喷射到需要清洗的工作表面,干冰颗粒在接触工作表面的瞬间升华为CO2气体,吸收大量热量,表面污垢突然降温导致表面脆化甚至爆裂。同时这些温度极低的干冰颗粒进入出污垢裂缝内,在几千分之一秒内升华,其体积瞬间膨胀600—800倍,将污垢剥离物件表面,其效果如同“微爆炸”。
干冰以其优异的清洗性能用于污垢的清洗,效果显著。并且由于干冰颗粒的瞬间升华,高速喷射并不会对被清洗物体表面或结构造成损伤。干冰无毒清洁,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干冰升华为CO2气体,无残留,不会埋下二次结垢隐患。
申请号为200920058279.3,名称为一种二合一虹吸管式干冰清洗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利用干冰输送管和高压空气输送管套在一起,可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将干冰输送管与高压空气输送管套在一起加工难度大,并且输送管内的压力无法控制,干冰颗粒对清洗物损害较大,此干冰清洗机工作稳定性及效率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喷射分散的干冰清洗机,其可解决酸清洗方式带来对被清洗物本身腐蚀、水清洗方式埋下的二次结垢隐患、除垢装置堵塞等问题,并可解决现有干冰清洗机技术存在加工难度大,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缩空气喷射分散的干冰清洗机,包括干冰存料罐、干冰粉碎装置、高压泵、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和喷射枪;所述干冰存料罐底部设有出冰口;所述干冰粉碎装置位于干冰存料罐内的下部,出冰口上方,为气动干冰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一个进气阀口接高压泵,另一个进气阀口接干冰存料罐出冰口;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的一个出气阀口接干冰粉碎装置的气动元件,另一个出气阀口通过喷射管连接喷射枪。
干冰存料罐中的干冰落入干冰粉碎装置中,高压泵向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中注入高压气体,高压气控制气动元件工作,气动元件驱动干冰粉碎装置开始碎冰。碎冰通过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的进气阀口落入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在高压气的驱动下,通过喷射管和喷射枪喷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喷射管外部包裹保温材料;所述喷射枪为脉冲枪,喷射枪头采用圆管与双排管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干冰粉碎装置为气动螺旋刮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两个出气阀口均设置调压阀,可分别调节高压泵提供的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喷射管上设置用于检测喷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喷射速度的速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刮刀的转轴上设置转速传感器,实时监测螺旋刮刀转轴转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压缩空气喷射分散的干冰清洗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
2、喷射管外部包裹保温材料,可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效率。
3、在喷射管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喷射管上压力与速度的变化,提高干冰清洗机的工作稳定性。
4、采用螺旋刮刀粉碎干冰,可以得到更细地干冰粉末,相对于干冰颗粒清洗,对所清洗物表面及结构的损害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管路局部连接图。
图中,1—电机、2—高压泵、3—压力表、4—压力开关、5—安全阀、6—二进二出耐高压四通阀、7—送料管、8—调压阀、9—调压阀、10—气动元件、11—螺旋刮刀、12—干冰存料罐、13—液晶显示屏14—启动按钮、15—喷射管、16—喷射枪、17—转速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速度传感器、20—调速旋钮、21—调压旋钮、22—散热孔、23—万向轮、24—存料罐盖、29—出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96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吧凳(DC9003‑2)
- 下一篇:方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