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窨井智能双重防盗锁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36467.4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7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啟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尼可而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窨井 智能 双重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窨井锁盒,具体的涉及一种窨井智能双重防盗锁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大多数光缆,线缆,电缆,等通信通电线材在城市的分布规划下,基本都隐藏于地下,此时地下也形成了一个线路网,在接头处交汇处都会设有便于需找实施的窨井,俗称地下工作室。通过窨井地下穿线布线维修维护等都很方便,但同时也给有些不轨之人带来了邪念,通过普通窨井盖破坏挪动进行盗窃国家财产通信及通电线缆贵重金属之类的线材,此举给社会群众家政府职能部门带来诸多困扰。
现如今最多的都是普通窨井盖,起不到井盖防盗作用和井下公共线缆被盗的防护;且现有相关匹配的技术在此存在一定的缺点:防腐差、易渗漏,最终导致锁盒内部设备易损坏、使用寿命降低。由于部分窨井盖安全装置主轴运动是通过凸轮装置和滑块机构,凸轮和滑块的运动中的位置变形,导致主轴容易卡死,易出现锁盒不能打开/关闭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窨井智能双重防盗锁盒,该防盗锁盒有效解决现有窨井锁盒的防盗功能不足、锁盒内部设备易损坏等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窨井智能双重防盗锁盒,其包括锁盒体、锁盒盖和锁机构,所述锁盒体对应两端均设有通孔,且锁盒体内固定设有锁机构;锁盒体内还固定设有监控装置和限位锁机构,且限位锁机构与监控装置通过线缆相连接,其中监控装置通过限位锁机构控制锁机构的锁死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机构包括齿轮、锁杆A和锁杆B,其中,锁杆A和锁杆B相互平行,且所述锁杆A和锁杆B的一端均为齿条,锁杆A和锁杆B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锁盒体两端的通孔;其中,锁杆A和锁杆B上的齿条同时与齿轮相适配;锁盒体外侧齿轮轴一端设有旋转把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杆A和锁杆B的齿条端对应锁盒体上分别设有固定块A和固定块B;其中,锁杆A可相对固定块A滑动,锁杆B可相对固定块B滑动;且固定块A和固定块B分别固定设于齿轮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锁机构包括电磁铁和拉杆;其中,拉杆一端固定设有电磁铁,拉杆另一端设有导向块;且拉杆可相对导向块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限位锁机构固定设于锁盒体内锁杆B的一端,且该锁杆B上对应位置上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等于拉杆对应尺寸;且凹槽设于锁机构完全锁死情况下,拉杆延长线对应锁杆B上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B上设有感应器B,导向块上设有感应器A,且所述感应器A和感应器B均与监控装置相互传输信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锁杆和齿轮轴均通过导套与锁盒体或锁盒盖密封连接;锁盒体与锁盒盖封闭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锁盒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防盗锁盒还设有遥控设备,且该遥控设备控制限位锁机构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窨井锁盒适用于所有大小类窨井口的安全防护,具有防腐、防渗漏优点;且可实现双重防盗功能:通过锁机构进行基本锁定;通过监控装置和限位锁机构实现二次上锁,进一步锁定、防盗;实现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盒体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盒体,2-锁盒盖,3-监控装置,41-齿轮,42-锁杆A,43-锁杆B,44-齿条,45-齿轮轴,46-旋转把手,47-固定块A,48-固定块B,51-电磁铁,52-拉杆,53-导向块,6-凹槽,71-感应器A,72-感应器B,8-导套,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窨井智能双重防盗锁盒,其包括锁盒体1、锁盒盖2和锁机构,所述锁盒体1对应两端均设有通孔(未示出),且锁盒体1内固定设有锁机构;锁盒体1内还固定设有监控装置3和限位锁机构,且限位锁机构与监控装置3通过线缆相连接,其中监控装置3通过限位锁机构控制锁机构的锁死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尼可而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优尼可而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36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