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引型割刀组件及其导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0588.1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国;王鸣;曾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3 | 分类号: | A61B17/321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姚玲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割刀 组件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导引型割刀组件及其导引器。
背景技术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骨科常见病,病因系重复性劳损或寒冷刺激等因素导致手指屈肌腱滑车A1部增生、肥厚,进而使手指屈肌腱腱鞘狭窄,压迫肌腱而导致肌腱水肿,阻碍肌腱滑动,患指常疼痛不适,严重者可出现关节交锁。
目前,在医学临床工作中,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微创松解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治疗周期短、病情恢复快等优点。微创治疗的手术方式多样,涉及的核心手术器械同样种类繁多,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包括小针刀、自制钩刀、改良克氏针、注射器针头、自制推割刀等。
但是,现有微创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微创手术不能直视下进行确认,对于腱鞘A1滑车是否松解完全、彻底,仅仅只能依赖于手术者的主观感觉及术中对患者手指活动功能的检查情况,缺乏客观准确的评判依据,导致部分患者病情复发;2.进刀方向及切割方式不正确,容易造成屈肌腱损伤、断裂、粘连以及指神经和血管的损伤等;3.“盲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对操作者的临床经验、手术感觉及局部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且手术器械、进刀点及切割方式的选择依据术者的习惯而各有不同,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统一的操作治疗标准,导致手术技术不利于普及;4.刀刃为平直型的平刃口割刀往往只能靠医生往回拉实现切割,并且回拉需要向上提拉,力度掌握不好容易对其他部位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腱鞘炎微创手术的手术器械对操作者的临床经验、手术感觉及局部解剖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引型割刀组件及其导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引器,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为圆滑过渡的折弯形,所述导引部上开设有一刀片轨道,所述刀片轨道延伸至导引部的末端,且导引部的末端部位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刀片轨道位于导引部的同一侧,且所述斜面使导引部的厚度向其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刀片轨道与导引部的折弯形状相吻合。
所述刀片轨道两侧的导引部外表面具有刻度。
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导引部的前端连接。
一种导引型割刀组件,包括所述的导引器和割刀,所述割刀包括刀片,所述刀片一侧为刀刃,刀片上与刀刃相对的一侧为滑动侧,所述滑动侧与所述导引器的刀片轨道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侧与刀片轨道接触时,所述割刀的刀刃全部或部分外凸于刀片轨道。
所述刀片的滑动侧呈弧形。
所述刀片的刀刃为下凹的弧形或上凸的弧形。由现有的一把平直形的平刃口割刀演变成为两种刀刃的割刀,凸面线弧形刀刃能够往前推实现切割,凹面线弧形刀刃能够向后拉实现切割,并且往后拉时自然形成切割,无需向上提拉,力度容易掌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型割刀组件及其导引器:
1.与传统开放式腱鞘切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型割刀组件及其导引器的微创松解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治疗周期短、病情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操作更快速、简便,手术医生独自在门诊即可完成,同时治疗费用相对更低,患者更易接受。
2.与常规的小针刀、自制钩刀、改良克氏针、注射器针头、自制推割刀等手术器械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型割刀组件由导引器和可拆卸、安装的割刀组成,导引器具备探查、定位、导向、撑开、保护、测量等多重功能,其设计更针对现有微创技术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导引器准确的定位、导向功能以及安全的保护作用,以减少或避免屈肌腱、指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副损伤,并利用其刻度测量功能,对术中A1滑车是否松解完全来提供精确、科学的评判标准,以降低术后病情复发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器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割刀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割刀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导引部,11、刀片轨道,12、斜面,13、刻度,20、手持部,30、刀片,31、刀刃,32、滑动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0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分类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一次性藏医外治的放血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