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人体微运动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5623.7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军;赵豪;钱志兵;郎佳星;刁海峰;张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人体 运动 摩擦 传感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传感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人体微运动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两个样品台上分别放置测试样品,并利用电机带动两个样品台对撞以实现模拟摩擦发电的测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两个样品台的撞击力度不可控,且两个摩擦材料之间是硬接触,同时两个摩擦材料之间的分离是在外力下被动分离,因此这种测试方式与测试人体心跳、呼吸等微运动环境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不适用性,这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的人体测试结果表现出极大的不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拟人体微运动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可实现测试样品的两个摩擦表面的微接触,在模拟人体微运动时,可减小与实际的人体测试结果的不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拟人体微运动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包括:基座;第一压力板,所述第一压力板设在所述基座上,测试样品适于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压力板之间,所述测试样品的两个摩擦表面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能够驱动所述两个摩擦表面分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伸缩地设在所述第一压力板的远离所述测试样品的一侧;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偏心转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壁与所述弹性件配合,所述转动件转动以通过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第一压力板移动使得所述两个摩擦表面彼此间隔开或者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拟人体微运动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通过在测试样品的两个摩擦表面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件以驱动测试样品的两个摩擦表面分开,并将弹性件设在第一压力板的远离测试样品的一侧,同时使得转动件可偏心转动地设在基座上且使转动件的外周壁与弹性件配合以使转动件转动以便通过弹性件带动第一压力板移动使得两个摩擦表面彼此间隔开或者接触,在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两个摩擦表面的微接触,而且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两个摩擦表面之间的主动分离,同时还可通过转动件转动以控制弹性件的伸缩量以实现对测试样品的两个摩擦表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周期性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人体微运动的模拟,且在模拟人体微运动的过程中,可有效地减小与测试人体心跳、呼吸等人体的实际微运动之间的差异性,适用性强,有利于增强与实际的人体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摩擦传感测试设备还包括第二压力板,所述第二压力板设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压力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为凸轮或偏心轮,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枢转轴。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簧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摩擦传感测试设备还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和枢转轴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摩擦传感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可伸缩地设在所述第一压力板和所述测试样品之间。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支撑板,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转动件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摩擦传感测试设备还包括可升降地设在所述基座上的升降台,所述测试样品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摩擦传感测试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摩擦传感测试设备100:
基座1;第一压力板2;弹性件3;转动件4;枢转轴41;第二压力板5;压力检测装置6;测试样品7;第一支撑板8;电机9;传动轴91;弹性支撑件10;第二支撑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5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