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82707.7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温;李本锋;卢海申;马建忠;王岩;郭永红;杨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04 | 分类号: | F28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凝汽器 水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水冷机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厂运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蒸汽和凝结水的损失,为补充这些损失造成的发电厂工质减少,会在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系统中补充除盐水。补充水通常有两种方式进入热力系统:一种是进入除氧器,一种是进入凝汽器。
现有的补水技术中,是使补充水在凝汽器喉部实现雾化,使低温的化学补充水(20~25℃)与高温的汽轮机排汽(35℃以上)在凝汽器喉部内实现混合换热、部分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喉部提前凝结,从而使汽轮机排入凝汽器冷却管区域的汽量减少,这样,在冷却管内冷却水量、水温不变的情况下,对提高凝汽器的真空有利。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现有装置在补水时,由于水流是沿着凝汽器喉部补水管上的几排喷水小孔喷出的,这些小孔沿补水管长度方向排列,小孔直径均为3mm~5mm,在补水压力的作用下,补水以柱状喷出。柱状的水流射流速度快,喷射距离远,而换热面积却较小,以致低温的补水与高温排汽在凝汽器喉部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换热,不能使汽轮机排汽在喉部得到最大程度的凝结。
汽轮机供热应用中,一种是向工业用汽单位的工艺过程供蒸汽。此时蒸汽不再回到电厂。这样,电厂动力装置就更需要大量补水,否则,蒸汽动力装置中的水会越来越少,无法运行。一般情况下,这股补水量是比较大的。并且采用目前的补水技术,由于设计补水量对应于系统的正常发电运行状况,无法满足作为供热提供应用时,对应于大量的系统补水量的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利用凝汽器的内部换热空间,提高换热效率,实现大量补水接入的凝汽器补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厂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包括管路、阀门、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安装在凝汽器喉部内;从补水泵来的脱盐水管路从凝汽器喉部外侧接入,与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雾化装置布置了若干层喷嘴组件;每一层喷嘴组件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嘴,管路跟电厂脱盐水系统连接,利用水泵将一定压力和流速的脱盐水以雾化水幕方式,从喷嘴中喷出,若干层喷嘴组件所 形成的水幕,各层水幕密度,从上层至下层逐级减小。
进一步地,雾化装置包括N+1层喷嘴组件,N层喷嘴组件用于运行,1层喷嘴组件备用,N≥2。
进一步地,同一层喷嘴组件所形成的水幕密度采用梯级分布,位于中心设置水幕密度最大,沿中心向外径向逐级减小,在边缘设置水幕密度最小。
进一步地,位于下层的喷嘴组件设置在凝汽器管束中间部位,具有与位于上层的喷嘴组件不相同的平面的结构和尺寸。
进一步地,每层喷嘴组件包括多个环形或网格型管,同一层喷嘴组件的管路结构是不均匀的梯级分布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每一层具有多个子层结构,该多个子层结构,具有逐级减小变化的结构尺寸。
进一步地,每层喷嘴组件的管路之间设有调整切换阀门,通过调整切换阀门调节各层之间相互连通关系。
进一步地,每层喷嘴组件包括多个环形或网格型管,在环形或网格型管上以设定间距安装一定数量的喷嘴,位于中心的管路上单位长度上喷嘴数量最多,位于边缘的管路上单位长度上喷嘴数量最少,从中心到边缘梯级减小数量。
进一步地,各层喷嘴组件管路上安装喷嘴数量、喷嘴型号、喷嘴材料、和安装型式是不相同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补水接入多层雾化喷洒注入,实现了供热应用时的凝汽器大量补水,既实现了充足补水量,也提高了凝汽器内部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层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幕密度梯级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电厂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通常包括管路、阀门、仪表、雾化装置等。凝汽器补水雾化系统安装在凝汽器喉部内。从补水泵来的脱盐水,从凝汽器喉部外侧接入,与凝汽 器补水雾化系统连接。在机组需要补水时,打开阀门、起动水泵,脱盐水依次经过管路、阀门、雾化装置,被雾化成水雾的脱盐水喷洒到凝汽器喉部,混入汽轮机排汽中,随汽轮机汽流进入凝汽器管束。补水雾化成水雾,大大减小了水滴对管束的冲刷,补水还可以对汽轮机排汽起到冷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北京)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82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