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油储罐蜂巢式内浮盘油气损耗综合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72588.2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阳;曾维芳;张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斗启明(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48 | 分类号: | B65D88/48;B65D88/46;B65D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油储罐 蜂巢 式内浮盘 油气 损耗 综合治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油气损耗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油储罐蜂巢式内浮盘油气损耗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限制,原油和轻质油(如汽油)中的部分轻质组分极易散逸到空气中,产生严重的蒸发损耗。根据有关统计材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炼油厂储运设施的油品损耗占原油加工量的0.3%~0.45%,其中,储罐中油品的蒸发损耗占60%以上。近几年来,由于浮顶罐及内浮顶罐的应用、浮盘设备更新换代,并采取了其他降耗措施,油品损耗逐年下降,但是在浮盘的边缘密封和附属设施上,仍然存在油气泄露点,蒸发损耗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杜绝,随着国家对VOCS治理力度增加,现有浮盘的密封效果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浮盘密封对罐体缺陷补偿能力较小,当罐体直径偏差较大、罐壁平整度较低、立柱垂直度有偏差时,浮盘边缘环形密封和立柱通过装置密封设施无法完全弥补以上偏差,容易出现局部泄露现象,造成油气挥发损耗。此外浮盘标准模块间隙、防旋转装置、人孔、取样装置、负压消除装置和立柱内部空间在设计上都无法避免地存在油气空间和油气散逸现象,这种现象持续进行无疑增加了油品挥发损耗和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浮盘存在的泄露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利用气囊与包覆材料填充浮盘边缘缝隙与立柱边缘缝隙,利用气体流动性和膨胀性的特征,可以最大限度的补偿罐体直径偏差、罐壁平整度偏差和立柱垂直度偏差,阻绝油气空间,减少油气挥发,同时密封效果监控设施可以实现密封设施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密封氮气在线补偿,保证密封效果,降低油气挥发。此外,人孔、取样装置、负压消除装置和立柱内部空间等附属设施的密封技术改进,使得浮盘锦上添花,大幅度降低VOCS。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油品储罐油气损耗综合治理装置。
1、一种轻质油储罐蜂巢式内浮盘油气损耗综合治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浮盘边缘密封设施、立柱通过装置密封设施、立柱内部液面密封设施、标准模块间隙密封设施、防旋转装置密封设施、人孔接液密封设施、取样装置接液密封设施和负压消除装置接液密封设施;内浮盘边缘设置浮盘边缘密封设施,立柱上设置有立柱通过密封设施,立柱内部设置有立柱内部液面密封设施;标准模块间隙密封设施是在标准蜂窝箱之间贴密封垫,卡条敲入蜂窝箱两立边,后端头套上密封盖,根据卡条预留孔配置箱体孔位,最后用螺丝锁紧;防旋转装置密封设施是在浮盘上增加橡胶密封圈;取样装置接液密封设施设有一端连接在浮盘边缘的盖板,人孔接液密封设施在盖板下有密封塞;负压消除装置上设有负压消除装置接液密封设施。
2、所述的浮盘边缘密封设施由气囊填充浮盘和罐壁之间的缝隙,气囊上部有舌形刮板,二者形成二次密封,气囊外有包覆材料整体囊括气囊,包覆材料连接在浮盘上边缘板,气囊上安装气门嘴和压力检测管线,气门嘴与氮气补充管线连接,压力检测管线与密封效果监控设施连接。上述气囊共布置6个,径向连接完全包围浮盘外边缘,由包覆材料固定。本设施能实现浮盘边缘密封,通过氮气管网充入氮气,使气囊的压力向外释放,完全密封浮盘与罐壁之间的缝隙,杜绝油气散逸,并且压力检测软管能实时监测气囊压力数据,确保密封设备正常运行。
3、所述的浮盘边缘密封设施由压力板实现密封,浮盘与罐壁之间的缝隙通过压力板实现密封,压力板密封设施为二次密封,所述的二次密封是由两块压力板在浮盘上下两侧弯曲分布实现的,两块压力板一边固定在浮盘上边缘板处,另一边分别向上和向下弯曲与罐壁接触,依托压力板和支撑板的弹力使得压力板紧密贴合于罐壁。本设施通过压力板自身弹力提供密封动力,隔绝浮盘上下空间,阻绝油气散逸损耗。
4、所述的立柱通过装置密封设施有2个箱体,箱体上下表面存在用来通过立柱的圆孔,箱体圆孔边缘有紧固件,紧固件将包覆材料固定在箱体上,立柱通过箱体中心,有1个气囊首尾连接成环状,完全包围立柱实现密封,有包覆材料囊括气囊与箱体上下挡板连接,箱体与气囊接触面之间有气囊垫,气囊上安装气门嘴和压力检测管线。气门嘴与氮气管网连接,通过充入氮气填充立柱与箱体之间的缝隙,从而实现了密封。压力检测管线通过密封效果监控设施实现实时检测运行效果。
5、所述的立柱通过装置密封设施有伸缩囊套轴向包裹立柱,伸缩囊套顶端通过顶部固定点与储罐顶部连接,底部连接点与底座通过紧固件连接;整个伸缩囊套将浮盘内空间和立柱缝隙油气散逸空间进行隔绝,随着浮盘运动,立柱与浮盘之间的缝隙散逸的油气始终在伸缩囊套之中,当气相油气分压达到饱和蒸汽压之后,气液传质实现相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斗启明(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斗启明(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72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插通部件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