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7560.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跃;张宏;王远征;刘德安;江青芳;何益先;张秋林;毛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渣沟 回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厂高炉熔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渣沟回水池结构。
背景技术
高炉水冲渣沟通常工况条件很差,通常采用冲渣泵从冲渣沟回水池取水对冲渣沟进行冲渣,冲渣后的水进入回水池循环利用。但是冲渣水往往含有很多大粒级渣粒和杂物,对设备磨损也极为严重,同时冲渣泵吸取水时损坏冲渣泵。现有冲渣沟回水池没有设置对水进行滤渣的装置以使得冲渣泵使用寿命短,常常损坏需要更换,增加成本,且潮湿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冲渣沟工况条件差,检修空间小,检修更换需耗大量人力物力,除了增加成本,还影响生产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冲渣沟回水池结构,所述回水池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以使得冲渣水回水无渣粒,避免冲渣泵吸取含渣粒的回水而损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渣沟回水池结构,包括回水池本体,所述回水池本体的冲渣水回水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四周设置有过滤框,其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之间的间距为25—35mm。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8mm。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孔之间的间距为30mm。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池底部固定设置有4根过滤框支架,所述4根过滤框支架分别固定在过滤框的四个角。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中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位件,所述固位件连接吊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在回水池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以使得冲渣水回水无大粒级渣粒和杂物,避免冲渣泵吸取含大粒级渣粒和杂物的回水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所设置的过滤网上设置吊架,通过吊架固定与外部固定连接,以使得过滤网避免冲渣水的冲击而不稳固。
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易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是一种冲渣沟回水池结构,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包括回水池本体1,所述的回水池本体1的冲渣水回水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的过滤网2采用不锈钢材质,其四周设置有过滤框3,且其上均匀设置有过滤孔4。其中,过滤孔4的孔径为3-8mm,优选的为5mm。过滤孔4之间的间距为25—35mm,优选的为3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水池本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4根过滤框支架5,所述4根过滤框支架5分别固定在过滤框3的四个角。且在过滤网中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位件,所述固位件连接吊架6,所述吊架6固定连接外部设备,以使得过滤网4稳固,不被冲渣水冲击掉和便于取出过滤器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冲渣沟回水池结构,在回水池结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以使得冲渣水回水无渣粒,避免冲渣泵吸取含渣粒的回水而损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7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相、力学热处理模具装置
- 下一篇:猪皮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