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糖尿病规范注射自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2322.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焕刚;赵艺涵;黄天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瑛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46;A61M5/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尿病 规范 注射 自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胰岛素注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糖尿病规范注射自助器。
背景技术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专家共识,每年11月7日定为“糖尿病规范注射日”。注射部位轮换和注射深度是注射技术中的核心,控制血糖的关键。胰岛素注射需有一定视力条件和动手能力,注射操作繁琐血糖控制难,老年患者、视障者和记忆力欠缺者尤为困难。胰岛素的注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问题:
胰岛素治疗者多数是每日多次注射的终身疗法,人体可供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并不多,主要为腹部、腰部、大腿外侧和臀部,按患者每日注射3-4次,每月注射超过百次,根据规范要求注射点间距为2cm×2cm,轮换期一个月,在有限部位手工注射是有难度的,人体注射部位是无标记的,以个人的视觉、记忆、手感确诊、判断厘米之差既有发生注射点的混淆错误,同一部位频繁重复注射,导致皮下组织的病变。有资料显示,有90%以上患者只在同一部位内轮换,超过4成患者的注射部位发生萎缩、增生,有六成患者血糖不达标。发生病变的注射部位是不可注射的,血糖波动犹如马车行驶的坑凸不平之路,处于无规律的不稳状态,扰乱了胰岛素的正常吸收和剂量的控制。注射部位一旦发生萎缩、增生、其休复期需要数月或一年以上,从而更加剧了注射部位轮换的不足。注射部位轮换的困难已成为患者规范注射中的难题。
第二、胰岛素注射深度问题:
胰岛素是皮下疗法,药剂必须注入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脂肪组织。经典的方法,一手将注射点皮肤捏起,另一手持注射针具进针于皮下靶位。在此患者是以个人的视觉、手感和操作技巧掌握的,人体皮下深度是不可见的,各注射部位的皮肤厚度的不同,进针深度毫米之差,即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甚至有误入肌肉注射的风险。肌肉注射危害极大,低血糖反复发作,有造成致残、致命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老人患者、手指活动不便和视障者尤为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糖尿病规范注射自助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糖尿病规范注射自助器,包括记忆带和导盲管,所述记忆带包括软带、若干个触感注点和定位串珠,所述软带上固定有若干个触感注点,软带上还串有定位串珠;所述导盲管包括管体、探头和离合段,所述管体的底部连接有探头,管体的顶部连接有离合段,所述离合段内能够插入注射工具,所述探头与触感注点对接。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两个触感注点的间距为2-3厘米。
优选的,所述软带为圆柱形时,直径为2-3毫米;所述软带为带状时厚度为2毫米,宽度为6毫米。
优选的,所述软带上有10-15个触感注点。
优选的,所述10-15个触感注点均匀的排布在软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记忆带的两端均连接有环扣。
优选的,所述软带由纤维软带或塑胶组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串珠为带有弹性的塑胶件。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的底部端面为凹凸的弧形。
优选的,所述凹凸的弧形高低间距为5毫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患者使用时将记忆带定位的注射点,转为导盲管固定,随手将置于导盲管离合段的注射针具扎入皮下靶点即完成注射。本实用新型从注射点的定位、自助捏皮至完成注射仅需2分钟,其中注射点定位、自助捏皮和针入时间仅为15秒。
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可放于注射工具同一盒内,患者注射现取即用。老年患者、视障者和小孩,记忆带可系于腰带上,便以随时使用。记忆带上的触感注点和定位串珠可与使用日期对应挂靠,使注射与餐对应,与日同步。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射器,它的使用不涉及注射工具、注射针和使用药剂的变动,是患者用于注射方法上的一种辅助工具,以智能化自助方法替代手工注射。免除了低头弯腰、目视注射、露体捏皮、徒手扎针的繁琐。
本实用新型安全、舒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射针使用安全:有导盲管探头触压注射点的皮肤与导盲管内的注射针固定为90度的角度,注射进出皮下处于同一直线,免除了注射针折弯、折断的风险,注射针瞬间扎入近若无痛。
第二、注射部位轮换、注射点定位、注射深度都有记忆带和导盲管自助控制,在注射保持正确定位下,注射部位的注射点无混淆,注射深度无误差,本实用新型免除了进针深浅不一,或误伤捏皮手指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瑛,未经黄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静脉注射针头的手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纳米/微米氢水无针注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