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洪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1218.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万金红;邓俊;张葆蔚;刘建刚;李云鹏;王英华;刘盈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装置 | ||
1.一种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1)以及将水池(1)分隔成沉淀池(11)和蓄水池(10)的过滤挡板(24);所述水池(1)一侧面上端设有进水口(3),另一侧设有出水口(7)和渗水口(8),所述进水口(3)的一侧设有复合流过滤器(2),另一侧安装有旋流分离器(4),所述旋流分离器(4)的下方设有斜坡(5)及过滤器(6);所述蓄水池(10)上方设有与出水口(7)连通的第一通道(12)以及与蓄水池(10)连通的第二通道(16),所述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6)上设有控制其开合的闸门,所述沉淀池(11)内安装有排污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雨水超量时与第二通道(16)密封连接或者雨水水位低于出水口(7)时与第一通道(12)密封连接的门板(14);所述门板(14)上设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两端铰接于水池(1)内的墙壁上,所述蓄水池(10)墙壁上铰接有油缸(15),所述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门板(1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包括提梁(17)和具有过滤孔的锥形斗(19),所述水池(1)的底部设有与锥形斗(19)配合的凹坑(20),凹坑(20)置入过滤器的锥形斗(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1)的顶部设有排污口(9)。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梁(17)顶部设有延伸至排污口(9)外部的钢丝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斗(19)的上半部分用不锈钢丝网制成,下半部用不锈钢板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装置包括潜污泵(18)和连通排污口(9)的排污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0)连通渗水口(8),所述渗水口(8)内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粗砂过滤层(21)、细砂过滤层(22)和吸附层(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洪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为矩形、圆形或罐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1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超滤纯水设备
- 下一篇:基于电源线稳定装置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