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筒型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挂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2040.5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民;张之岭;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C25D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筒 型铝型材 阳极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筒型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挂具。
背景技术
铝型材在工业领域里广泛应用是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基础材料。但是铝 型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对铝型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铝型材的表 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可以显著改善铝型材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阳极氧化的零件在氧化过程中需要承受很高的电压和较高的电流,一定要 使夹持的挂具和该零件能保持良好的接触。
目前,普遍使用的挂具如专利号201120493625.8,专利名称为用于阳极氧 化的挂具公开的产品,如图1所示,其包括挂杆1和多个钛合金夹具2,挂杆1 的顶端设有挂钩1-1,挂杆1沿杆体方向固定有多个钛合金夹具2。钛合金夹具 2为C形夹,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直接卡放在钛合金夹具2中,挂放在阳极槽 阳极即可。
但是,该专利挂具有多个缺陷:1)挂杆的挂钩只具备基本的悬挂能力,在 挂具移动或是在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产生晃动,产生接触不良带来的电压不稳, 影响产品品质;2)挂杆的设计使负载能力不足,增加生产制作的成本;3)C 形夹的钛合金夹具夹持能力不足,需要反复掰开钛合金夹具,大大缩短挂具的 使用寿命;4)钛合金夹具的端部为尖细的形状,在电流不稳甚至电流瞬间过大 时,容易烧坏钛合金夹具的端部,大大缩短挂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电流瞬间过 大也易造成产品烧焦不良。
其中,专利号为201510141754.3的快速更换铝合金阳极氧化挂具的专利产 品能清楚看到支撑条(对应上述专利挂具的钛合金夹具)的端部非常尖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圆筒型铝型材阳极氧化 的挂具,其负载大,且夹持能力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圆筒型铝型材 阳极氧化的挂具,包括挂杆、挂框、多个定位杆和多个挂枝,该挂杆一端为挂 钩,其另一端连接该挂框,该挂框的两侧对应设有上下行的滑轨,该定位杆两 端对应地活动连接该两滑轨;每个挂枝包括U型弹脚和两个辅助弹脚,该U型 弹脚的一端连接该定位杆,其另一端悬空,该两个辅助弹脚呈展翅状设置在与 定位杆连接的U型弹脚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每一定位杆可以连接 多个挂枝,调整定位杆在挂框上的位置,挂框可以容纳多个定位杆,负载能力 大;且U型弹脚辅以两个辅助弹脚的三足抵顶支撑工件,在避免反复掰弄挂枝 的同时,夹持能力优异。
具体地,U型弹脚的悬空端为平口梯形。有效避免电流不稳甚至电流瞬间 过大而烧坏该悬空端,有效保护U型弹脚。
进一步,该挂钩的内弯面设有一弧形的弹片,该挂钩设有一朝向弹片的通 孔,其容锁紧螺栓通过,使该锁紧螺栓抵顶在该弹片上。确保挂具与铜棒或铜 排的接触良好,从而确保产品的品质。而且,该弹片与挂钩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每个滑轨包括两轨杆,该两轨杆之间形成一滑槽;该定位杆的两 端分别设有一定位杆,通过定位螺栓穿设该定位孔和滑槽后与定位螺母的匹配 锁紧,从而将定位杆定位于该挂框内。确保定位杆在挂框内上下调整位置。
具体地,该挂框还包括上横杆和下横杆,该上横杆和下横杆相对设立,该 两滑轨相对设立,该上横杆、下横杆和两个滑轨对应首尾相连形成矩形框体。 确保挂框造型稳固。
具体地,该挂杆包括两个挂杆本体,该挂杆本体的一端连接该挂框的上横 杆,其另一端弯曲形成挂钩。增加支持力的同时限制挂具一些偏向晃动。
进一步,该挂杆还包括一连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两挂杆本体。有助加固挂 杆的支持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挂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挂框与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挂枝与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2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拉单晶硅的Sb掺杂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解海水制取氢气和氧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