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转向夹送装置及其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542.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裴艳兰;张璟;杨长国;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26 | 分类号: | B21C47/26;B21C47/34;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压辊 转向辊 随动 随动结构 待机位 入口侧 带钢 导板 带钢运行通道 转向夹送装置 带钢尾部 可转动连接 摆动驱动 动力部件 降低设备 控制元件 驱动机构 上下摆动 运行成本 包绕 卷取 料侧 翘曲 校型 压合 压住 成型 驱动 配合 维护 投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转向夹送装置及其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该随动结构包括布置于转向辊的入口侧侧压辊和随动导板,侧压辊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在待机位与压下位之间运动;处于压下位时,侧压辊将带钢压合在转向辊的来料侧辊面上;处于待机位时,侧压辊提升至带钢运行通道上方;随动导板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下方,其与侧压辊可转动连接,随侧压辊在待机位与压下位之间运动而上下摆动。通过设置侧压辊,在卷取接近尾声时,通过侧压辊与转向辊配合压住带钢尾部,可实现对带钢尾部的包绕校型,使成型卷的外圈不翘曲。随动导板与侧压辊随动而不需要独立的摆动驱动部件,可节省相应的动力部件、控制元件,降低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及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轧钢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钢转向夹送装置及其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冷轧连续处理生产线的出口段,带材进入卷取机之前,必经过一组转向夹送辊,可以将带头沿指定轨迹送进卷取机,进行齐边卷取。带钢能否顺利到达卷取机是卷取进行的前提,各设备之前的衔接是否流畅便是带钢能否顺利到达卷取机的重要因素;带钢能否沿指定轨道进入卷取机钳口或助卷器是实现齐边卷取的前提,卷取完毕后,钢卷外圈是否服帖是影响钢卷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钢厂配备的转向夹送辊装置大多功能单一,即仅具有转向夹送的功能,在穿带时常遇到带头难以按精准的路线地向卷取机方向运动,在甩尾时常出现带尾翘曲而影响钢卷的外观。另外,转向辊入口侧设置的导板一般由摆动驱动机构驱动摆动,以便获得合适的导板摆角,保证在穿带和甩尾时能够支撑前进中的带钢,而正常卷取过程中,该导板不接触带钢;该摆动驱动机构的设置需要对应的控制元件及安装空间,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及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带钢转向夹送装置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包括侧压辊和随动导板,所述侧压辊与所述随动导板均布置于转向辊的入口侧,所述侧压辊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侧压辊在待机位与压下位之间运动;所述侧压辊处于所述压下位时,所述侧压辊与带钢接触并将带钢压合在所述转向辊的来料侧辊面上;处于所述待机位时,所述侧压辊偏离带钢运行通道且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所述随动导板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下方,所述随动导板可转动安装于一导板架上,且与所述侧压辊可转动连接,随所述侧压辊在所述待机位与所述压下位之间运动而上下摆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随动导板可转动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侧压辊可转动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随动导板和所述侧压辊均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连杆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其中一所述关节轴承为左旋关节轴承,另一所述关节轴承为右旋关节轴承;两所述关节轴承均通过锁紧机构与所述连杆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随动结构还包括托辊,用于当所述侧压辊处于所述压下位时托住带钢,所述托辊布置于所述导板的来料侧。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托辊安装在所述导板架上,所述导板的对应侧端部与所述托辊的辊轴可转动连接且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侧压辊的轴向。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侧压辊安装于一侧压辊辊座上,所述侧压辊辊座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向辊的安装机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且其轴向平行于所述转向辊的轴向。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具有沿自身轴向可伸缩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侧压辊辊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及所述第三转轴的轴向均平行于所述侧压辊的轴向。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带钢转向夹送装置,包括转向辊和夹送辊单元,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辊入口侧的随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