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0511.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龚仲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黑土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A01M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桃源***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有害 清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在其中一个诱蚁台上放置食物,当蚁类爬上诱蚁台并成堆出现时,将该诱蚁台滑动到密封筒下方,再将隔离罩滑动下来将该诱蚁台与外部隔离,同时在另一诱蚁台上放置新的食物;当检测机构检测到密封筒下方的诱蚁台时,将信号传递到喷火机构,喷火机构启动并开始喷火,将诱蚁台上的蚁类烧灭。再启动吸气泵,在负压作用下将闭合门打开并将蚁类尸体吸附到锥形钻头内;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推动锥形钻头向地里移动,当锥形钻头移动到泥土内时,启动第二气缸,连接杆便推动各钢板向外打开,蚁类尸体便被埋入到泥土里,通过实施本方法,达到了对有害蚁类尸体进行及时处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害虫,危害范围非常广,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白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同时也是隐蔽性和广泛性的。据统计,我国因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20~25亿元人民币。
白蚁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我国危害较严重的有土木栖的家白蚁和散白蚁、士栖的黑翅大白蚁。以前常用的防治方法如下:
喷粉法:在白蚁分群时是使用药剂消灭的效果最佳时期。土、木白蚁具有相互接触吮舔习性,即白蚁在爬行时如遇到同一群体的个体便相互用口器或触角交接,借以传递信息。如白蚁身上沾有杂质或异物时,就彼此吮舔。利用这个习性,将灭蚁粉剂喷在部分白蚁身上,就能使其互相传染中毒,造成全巢覆灭。此方法的缺点是对找不到活白蚁、蚁巢、蚁路的地方不适用;在找到白蚁的蚁巢和蚁路时,对白蚁容易产生遗漏,该方法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喷雾法:主要用于房屋的门窗框、墙壁、地面和木房的屋架上。用喷雾器进行喷雾,在不便喷雾的部位用刷子进行涂刷,目的是杀死白蚁并切断白蚁“飞、爬、带”三个传播途径,从外部预防白蚁的生存、扩散和蔓延。缺点是对找不到活白蚁的地方不适用,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灌注法:适用于遭受蚁害的门窗框、柱底等靠下部位,以及紧贴门框的地面,如有缝隙,可用螺丝刀撬开,如果没有缝隙,可用电钻或电锤打孔,用喷雾器将药物灌入,再用腻子将其密封。缺点是施工复杂,对蚁巢容易产生遗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诱集法:在遭受蚁害的房屋周围,尤其是蚁害较严重的地方,选几个点,在每个点位上挖一个长、宽、深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坑,埋入两个松木块,其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0厘米、5厘米。两木块中间放诱杀卷,用以引诱周围环境中的白蚁来取食,并杀死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白蚁。其缺点是投料的位置要求严格,不易掌握,需专业人员实施。
中国专利文献CN96207199.4公开了一种白蚁控制诱集器,其包括一控制诱集管,其上设有昆虫出入孔,控制诱集管内设有用于关闭昆虫出入孔和取出残余药料的穿孔开闭管,穿孔开闭管内设置有相连的药料载杆和落料盒,白蚁通过昆虫出入孔进入到设备内部啃噬涂有药物的食物后被毒杀。该白蚁控制诱集器虽然环境污染较少,可靠性较好,但其缺点在于,吃了药物的白蚁通常会死在诱集器或地面上,导致其他白蚁嗅到同类尸体后会逃离现场而导致不能及时杀灭白蚁,降低诱杀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以达到对有害蚁类尸体进行及时处理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用于有害蚁类的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黑土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黑土地白蚁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0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被二次利用于诱捕苍蝇的咖啡/饮料杯盖
- 下一篇:一种白蚁诱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