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133.1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梅;陈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筑信达创科技有限公司;普定县顺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5/00;A01G22/5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二氧化碳 土壤 微生物 种植 有机质转化 光合效率 培养发酵 土壤表面 纤维素 有机质 木腐菌 木质素 蚯蚓 浅层 放养 分解 增产 化肥 农药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通过在土壤表面培养木腐菌,土壤浅层放养蚯蚓,培养发酵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质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了甘蔗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提高甘蔗的光合效率,达到甘蔗增产的目的,同时本发明还促进了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限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甘蔗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并且在我国的制糖 工业中,甘蔗是主要的制作原料。只有充足的甘蔗原料,才能满足我 国制糖工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甘蔗产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大甘蔗原 料的生产。虽然现在我国甘蔗主产区的甘蔗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 模,但是为了促进甘蔗产业和制糖工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甘蔗种植 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从而保证我国甘蔗产业生产加工的产量和质 量。
目前对于提高甘蔗产量的种植技术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甘蔗的 土壤施肥、耕作管理、良种培育等方面。如专利号为CN201410399647.6 的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从整地、施基肥、播种、中耕管理等方 面详细分析了甘蔗高产的种植方法,通过协调生长环境以增强甘蔗抗 病虫害能力,并提高病虫害预告,及时防治,降低农药使用,促进甘 蔗增产增质,提高收益。又如专利号为CN201110437826.0的一种旱 地 甘蔗专用控缓释肥,通过硫加树脂包裹肥效成分,提高甘蔗对肥料的 吸收效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可以看出,现有甘蔗种植技术中,侧重于 肥料、农药的使用,带来大量的化学残留,影响甘蔗品质。
另一方面,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促进 植物器官组织的发育,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于作物产量的提升有积 极作用。但当前二氧化碳肥料主要使用在蔬菜、花卉等C3作物的设 施栽培中,对于可以高效率使用二氧化碳的C4植物来说,使用二氧 化碳同样能达到增产效果,如文献“王云霞、杨连新等,C4作物FACE 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1,31”详细阐述了C4作物高粱、玉米在高 浓度CO 2下的营养器官变化和产量增长情况。但是,对于另外一种 C 4作物甘蔗,其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种植时其产量品质的变化还未 见报道。为此,本研究者通过多年的甘蔗种植试验,总结出一套通过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甘蔗生长的方法,为甘蔗的高产提供了一种新 的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 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甘蔗种植前20~30天,将耕种地施用腐熟厩肥和秸秆碎 末,腐熟厩肥以900~1300kg/亩施用,秸秆碎末以500-800kg/亩施用, 分撒均匀厩肥和秸秆碎末之后,每亩喷0.5-0.8%秸秆发酵菌液 50-100kg,然后旋耕50~60cm,让厩肥和泥土均匀混合。甘蔗种植前 5~10天在耕种地内挖土壤深度为25~30cm的种植沟,沟间距为坡地 90~100cm、水田110~120cm用薄膜覆盖住种植沟。
所述的植物秸秆粉末粒度为8mm以下,浸泡松软。
步骤二:栽种甘蔗时,沟内使用含8-12%复合肥的家畜粪便腐熟肥, 其厚度5-8cm,选用抗病甘蔗种茎秆连续摆入蔗沟,密度为6-8个/m, 接种蚯蚓,接种量为0.1-0.3kg/m2,回土盖种,浇灌后,将地膜重新 覆盖;地膜两侧压实,上面盖少许碎土,使得膜下弱光。
所述的家畜粪便腐熟肥是将家畜粪便与植物秸秆按质量比为 1-1.5:2-3混合,加入8-12%的复合肥、2-4%的中量元素肥搅拌均匀发 酵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筑信达创科技有限公司;普定县顺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贵州筑信达创科技有限公司;普定县顺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