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423.4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带稳;钟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22 | 分类号: | H01H4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继电器 动作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该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信号隔离电路;处理器分别与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信号隔离电路连接,继电器驱动电路与信号隔离电路连接,信号隔离电路用于将继电器关断瞬间的交流电转换成隔离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检测信号隔离电路传输的电信号,计算并保存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上述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实现了在交流电环境中检查出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从而可以控制继电器在交流零点导通,无需选用高抗浪涌继电器就能延长继电器使用寿命,实现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稳定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家电产品也越来越多。智能化家电产品也越来越离不开继电器的控制。因家电产品均由市电供电的,继电器控制交流电的通断尤为明显。然而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下面是传统的解决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缺陷。
1、可控硅替代继电器,没有机械和触点老化的问题,但是可控硅无法承受开关瞬间的冲击电流。
2、选用更高规格的继电器,但是带来的材料成本压力。
3、逐个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让其在零点导通,但是目前的技术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只能在直流环境,如果继电器是应用在交流环境,动作延时时间只能在线下用直流电去逐个测试和匹配,这无疑带来巨大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逐个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让其在零点导通的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
一种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该交流继电器过零动作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信号隔离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所述信号隔离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信号隔离电路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用于将继电器关断瞬间的交流电转换成隔离的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的励磁线圈,检测所述信号隔离电路传输的电信号,计算并保存继电器的动作延时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及单向导通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的延时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输出端还用于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第二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晶体管Q1,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二极管D6;晶体管Q1的基极与所述处理器的延时控制端连接,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6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阴极连接电源输入端VCC;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用于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第一输入端,二极管D6的阳极还用于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第二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电阻R27及电阻R28,晶体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8接地并通过电阻R27与所述处理器的延时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隔离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恒流电路及光电耦合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继电器的励磁线圈的输出端与火线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用于连接零线输入端;所述恒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动作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华瑞照明科技(惠州)有限公司;华瑞光电(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校正继电器防粘连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C弹片上料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