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皮肤粗糙度的快速人脸图像美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869.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0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戴声奎;邱佳粱;高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 |
代理公司: | 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皮肤 粗糙 快速 图像 美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皮肤粗糙度的快速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包括:对人脸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化为YCbCr色度空间,提取亮度分量、蓝色色度分量和红色色度分量图;结合蓝色色度分量和红色色度分量直方图,求出肤色椭圆模型的椭圆心和长短半径,根据肤色相似性,计算肤色软阈值图;结合肤色软阈值图,对亮度分量进行处理得局部肤色方差图,以局部肤色方差图作为平滑参数平滑亮度分量图,对平滑亮度分量图进行高斯模糊,再结合亮度分量图进行线性混合得到平滑图;以肤色软阈值图作为权重,将亮度分量图和平滑图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再将融合图进行曲线美白得到最终的美化图。本发明利用肤色相似度和粗糙度,祛除肤色瑕疵的同时保留肤质,整体美化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结合皮肤粗糙度的快速人脸图像美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摄影技术日益成熟,成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更清楚地显示出人脸皮肤中的细节部分如雀斑、皱纹、痘痘等,这些影响着人脸图像的美感。随着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对显示图像质量和美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展现出美丽的人脸图像,因此人脸图像的快速美化技术在数码相机、移动终端、广告业、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中有广泛的应用及实用价值。
目前,人脸美化技术已成为数字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人脸美化技术,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美化效果。研究人员主要从两个方向来研究人脸图像美化这一问题:基于图像平滑的方向和基于框架模型的方向。其中,图像平滑方向的人脸美化方法并不考虑肤色区域和背景细节信息,而是针对整张人脸图像本身,通过平滑图像,降低图像锐度,从而使人脸图像光滑美丽,以改善图像视觉美感效果。图像平滑算法可以在现有的成熟图像美化的方法上,在结合肤色检测与分割,实现快速人脸美化操作,其操作简单且快速,因此早期的研究者多数基于这个方向研究人脸美化的方法。基础图像平滑美化算法包括高斯平滑和边缘感知平滑美化算法等。基于框架模型的方向是效果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平滑度、肤质感和白皙度而提出的相应的人脸美化框架模型;通过肤色信息大致检测出肤色区域,对肤色区域进行平滑、融合、美白等一系列操作得到美化人脸图像,但是由于参数设置较多,较难针对大部分人脸图像,具有较高时间复杂度,难以达到实时自动美化人脸图像和视频。基于框架模型的图像美化算法主要包括基于人脸五官定位的美化、基于贝叶斯皮肤分割的美化、基于双指数滤波的美化和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美化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往美化算法处理人脸瑕疵图像的不足,肤色纹理信息的损失,以及背景信息的丢失,利用肤色粗糙度和肤色相似度人脸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结合皮肤粗糙度的快速人脸图像美化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能很好地进行平滑、保留肤质和美白人脸图像,而不损失非肤色细节,提高人脸图像的美化质量(平滑、肤质和白皙)和主观视觉美感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合皮肤粗糙度的快速人脸图像美化方法,充分利用肤色相似度和粗糙度,祛除肤色瑕疵的同时保留肤质,达到肤色不失真,肤色白皙自然,使整体美化效果显著,方法包括:
步骤1)对输入的彩色人脸图像I(x,y)利用自适应色度分量椭圆模型和肤色相似性估计肤色软阈值图像Iskin(x,y):
1.1)从RGB色彩空间转换为YCbCr对色空间的转化公式:
将人脸图像I(x,y)从RGB色彩空间转化为YCbCr色度空间,得到人脸图像I(x,y)的亮度分量IY(x,y)、蓝色色度分量ICb(x,y)和红色色度分量ICr(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8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