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腥即食海带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7614.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强;孙治政;刘建文;王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海带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食用海藻制品的制备,尤其是一种脱腥即食海带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多年生大型食用藻类,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碘、钾、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蛋白质、脂肪酸、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尼克酸等,利用海带加工的食品是公认的绿色健康食品。
近年来,广大技术人员对海带为原料制备纯海带面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2001年5月30日授权公告的CN1198893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的“面条状海带食品及其制造方法”,其把鲜海带作为基料经粉碎后加入2.5倍海带重量的水和海带与水总重量的0.3~1%的碳酸钠、0.1~0.8%的盐加热搅拌,使之溶解,然后制成浆糊状,压挤成型,放入乳酸钙溶液中浸泡使其表面凝固,再经水漂白、包装和灭菌而成制成面条状海带食品。再如,2010年9月1日公开的CN101816443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的“一种海带面条食品及其生产方法”,其是选取海带为原料,清洗去污、脱盐、沥水、破碎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解处理、浆化处理,再经真空挤压成型后进行固化、护色处理而成外表凝固的深绿色海带面条,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动态老化、护色处理而成内外凝固均匀、深绿一致的海带面条,再经熟化处理提高拉伸强度,最后经清洗、包装、灭菌而成成品。上述公开的文件中,其均是以海带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工艺生产的海带面条,其纯天然,保留海带的绿色,口感脆滑,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由于海带本身带有特殊的海藻异腥味,在制备海带面条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使得海带面条海藻腥味重,部分消费者对此难以接受。根据公开文献报道,有采用食醋对海带进行脱腥,也有采用β-环状糊精进行包埋脱腥,但这些脱腥方式会影响海带面的天然绿色,脱腥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海带面条脱腥不理想及采用食醋脱腥、β-环状糊精包埋脱腥影响海带面品质色泽的不足,本发明提一种工艺合理、操作可靠、脱腥效果好、不改变品质色泽的脱腥即食海带面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腥即食海带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经过下列工艺步骤:
a、原料的选取与处理 选取新鲜海带或盐渍海带为原料,去除杂质,备用;
b、清洗脱盐 将步骤a中得到的去除杂质后的海带原料放入清洗槽中清洗,去除海带表面的附着物,然后送入浸泡槽用清水进行浸泡脱盐处理,控制海带的含盐量为4%~6%;
c、切碎 将步骤b中得到的脱盐后的海带采用切碎机切制成海带丝;
d、软化 将步骤c中得到的海带丝送入软化槽内,加入海带丝质量1%~5%的食用级碳酸氢钠,搅拌,软化30~60min;
e、磨浆 将步骤d中得到的软化后的海带丝送入胶体磨磨制成海带浆;
f、复配 将步骤e中得到的海带浆中按一定质量比例加入超微粉碎的迷迭香粉末,搅拌均匀,静置30~60min,膨胀迷迭香粉末,得复配物料;
g、成型 将步骤f中得到的复配物料送入成型机挤压制成海带面条;
h、两级固化 将步骤g中得到的海带面条送入一级固化槽内采用固化剂进行一级固化处理,然后送入二级固化槽内采用固化剂进行二级固化处理;其中,所述的固化剂为食品级氯化钙溶液;一级固化所采用的固化剂浓度为0.5%~5%,固化时间为20~30min;二级固化所采用的固化剂浓度为0.1%~2%,固化时间为3~5min;
i、清洗 将步骤h中得到的二级固化后的海带面条,用清水清洗,去除附着在海带面条表面的氯化钙;
j、包装 将步骤i中得到的清洗后的海带面条按预设重量进行真空包装,得海带面条半成品;
k、杀菌 将步骤j中得到的海带面条半成品送入杀菌机中进行巴氏杀菌处理;
l、冷却 将步骤k中得到的巴氏杀菌后的海带面条半成品用自来水进行冷却至中心温度30℃以下,即得海带面条成品。
所述的海带浆的细度控制为50um以下。
所述的海带浆与迷迭香粉末的质量比为100∶0.25~5。
所述的超微粉碎的迷迭香粉末的细度控制为300目以上。
所述的巴氏杀菌的杀菌温度85℃±3℃,杀菌时间2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7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长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南瓜粉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