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6569.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梅华平;李红丽;熊巍;戴晓光;丁涛;盛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B29C64/118;B29C64/20;B29C64/209;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铺设装置 打印 光纤铺设 导轨 光纤 快速成型设备 打印头组件 传感功能 滑动配合 铺设装置 塑性变形 直接检测 打印件 形变量 埋入 测量 铺设 优化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及方法,涉及快速成型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其打印头组件与光纤铺设组件通过与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滑动配合,能够实现在操作面上一边制造物体一边铺设光纤;通过把光纤埋入待测实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传感功能的构件,达到直接检测到待测实体的形变量,从而避免塑性变形。该铺设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面广;提高了测量精度且优化了打印效果,降低了打印件的废品率。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方法,基于上述的光纤铺设装置,具备光纤铺设装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系列快速原型成型技术的统称;其基本原理是叠层制造形成3D实体。实体通常由打印所需的耗材通过热熔机融化再冷却凝固形成,但是耗材的硬度与强度不高,导致做出的实体易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一般采用将传感器安置于实体上,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打印件的形变程度。通常的作法是将传感器粘贴于实件表面。当被检测的实体发生形变时,粘贴传感器的胶体也会发生形变;但是其胶体的弹性模量与被检实体的不同,因而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导致打印出来的实体的废品率还是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其打印头组件与光纤铺设组件通过与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滑动配合,能够实现在操作面上一边制造物体一边铺设光纤;通过把光纤埋入待测实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传感功能的构件,达到直接检测到待测实体的形变量,从而避免塑性变形。该铺设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面广;提高了测量精度且优化了打印效果,降低了打印件的废品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方法,基于上述的光纤铺设装置,具备光纤铺设装置的特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光纤铺设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总成、第二导向总成、第三导向总成、打印头组件、光纤铺设组件与支承装置;支承装置包括具有支承面的底座、设于支承面上的工作台以及围绕底座的四周设置的支架。工作台远离支承面的端面为操作面;第一导向总成包括至少两根相对设置于底座两端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支架连接且平行于操作面;第二导向总成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底座两端的第一导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三导向总成包括至少一根垂直设于支承面的第三导轨,用于支撑工作台。打印头组件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导轨,用于沿第二导轨移动在操作面上打印出3D构件;光纤铺设组件包括铺设支座、以及设于铺设支座的固定件、铺设滚轴与光纤导轨;铺设滚轴通过滚轴支架设于铺设支座上;光纤导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铺设滚轴与铺设支座;固定件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端与铺设支座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光纤可分离地配合;光纤沿着光纤导轨延伸直至缠绕于铺设滚轴,并与固定件配合;铺设支座可滑动地连接于另一根第二导轨上,用于沿第二导轨移动将光纤嵌入3D构件。
发明人发现:目前一般采用将传感器安置于实体上实现实时监测形变量,通常的作法是将传感器粘贴于实件表面。但是其粘贴所用的胶体的弹性模量与被检实体的不同,因而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导致打印出来的实体的废品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