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4709.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英;陈清通;陈凯;孙庆先;贾新果;刘义新;李宏杰;李文;李杰;谷小敏;王翔宇;魏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电站 地表 煤层 矿井采空区 采空区 倾斜量 治理 矿井 最大水平位移 最大下沉量 尺寸确定 煤层地质 判断指标 判断准则 水平变形 构建物 下沉量 埋深 钻探 变形 外围 建设 | ||
1.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按拟建光伏电站构建物(1)外围尺寸确定矿井地表(2)保护范围;
(b)确定所述矿井地表(2)保护范围内的沉陷数据,包括最大下沉量w、最大水平位移量ε和最大倾斜量i;
(c)通过钻探勘察获得保护范围内煤层地质数据和开采数据,包括煤层数量n及各煤层的厚度、埋深及开采情况;
(d)针对所述拟建光伏电站不同类别,根据下表判断准则,确认开采煤层采空区是否需要进行治理,三个判断指标中的一个满足时,即确认开采煤层采空区需要治理,而下沉量w、水平变形ε和倾斜量i三个指标值均满足时,保护范围内地表最大沉陷变形值才被认定是满足;
(e)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综合治理角α,其中β是综合移动角,取70°-75°;
(f)通过所述矿井地表(2)保护范围边界及α,确定开采煤层采空区治理范围;
(g)针对不同的开采煤层分别判断采空区是否需要治理,在需要治理的情况下,分别确定治理范围;
(h)根据各开采煤层确定的采空区治理范围进行注浆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拟建光伏电站构建物(1)为汇集站时,外围尺寸根据四周建设围墙的外边界确定,所述拟建光伏电站构建物(1)为其他类别时,外围尺寸根据基础外边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布置钻探勘查钻孔时,所述拟建光伏电站构建物(1)为汇集站时,勘查钻孔布置5个孔,在保护范围中心及4个角点内侧5~10m处各布置1个孔,所述拟建光伏电站构建物(1)为逆变器与箱变或高压输电线塔时,勘查钻孔在保护范围中心布置1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钻探勘察,确认的开采煤层数量n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注浆作业又包括以下步骤:
开孔,并进行孔口管固管;
钻孔至第一层采空区(3)底板,下注浆管,浆液配置,然后向所述第一层采空区(3)注浆;
钻孔至第二层采空区(4)底板,向第二层采空区(4)注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浆液配比采用水:水泥:粉煤灰=1:0.3:0.6~1.2,当采空区中掉钻高度大于0.3m时,先注入骨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表建设光伏电站的矿井采空区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1),在采空区注浆作业完成2个月之后,布置检查孔对采空区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评估,检查孔数量为施工孔数的5%~10%,检查孔布置在两注浆孔中间位置,对灌注带取芯,查明采空区空洞、空隙、裂隙充填情况,并对试件进行室内单向抗压强度试验,当空洞充填率不低于85%,充填结石体强度不小于0.5 MPa时,评估认为治理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47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石旱溪结构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见光目标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