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制作玻璃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649.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C03B4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276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模 第二空腔 第一空腔 耐高温 玻璃 脱模 模具 进气口 玻璃成型模具 石墨烯材料 成型玻璃 浇注成型 设备领域 中心区域 成型腔 排气口 上模 水冷 通孔 制作 | ||
本专利属于玻璃浇注成型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制作玻璃的模具,包括底模,底模上设有内部有成型腔的型模,型模为石墨烯材料制成,型模的一侧设有第一空腔,型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上开设有排气口,第二空腔上设有进气口,底模和上模的中心区域沿水平方向均设有水冷通孔。本方案提供一种易脱模,且脱模后成型玻璃表面光滑的玻璃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浇注成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模具压制玻璃产品。金属模具表面的工作温度一般为600-900℃,而熔融玻璃液的温度为1300-1600℃,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熔融玻璃液容易粘附在金属模具表面。
在玻璃成型后,需对玻璃进行脱模,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直接取出模具对玻璃进行脱模,但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在脱模时,玻璃在模具里非常紧贴,玻璃受到模具的压力大,导致不易脱模;2、脱模后,成型玻璃表面由于模具的摩擦会造成表面有水纹而粗糙,从而使得玻璃表面不光滑,影响玻璃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易脱模,且脱模后成型玻璃表面光滑的耐高温的制作玻璃的模具。
本方案中的一种耐高温的制作玻璃的模具,包括底模,底模上设有内部为成型腔的型模,型模为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型模,型模由第一石墨烯板,第二石墨烯板,第三石墨烯板和第四石墨烯板围成成型腔,第二石墨烯板和第三石墨烯板分别位于第一石墨烯板的两侧,第四石墨烯板位于第二石墨烯板和第三石墨烯板的上端,第四石墨烯板的上方设有上模,型模的一侧设有第一空腔,型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上开设有排气口,第二空腔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气管,气管上设有风机和抽气泵,底模和上模的中部均设有水冷通孔。
底模用于承载玻璃,上模用于隔绝空气,型模内设成型腔,成型腔用于盛装熔融玻璃液以及对玻璃的成型,进气口用于通风,排气口用于排风,风机的启闭用于通入风和停止通风,抽气泵用于抽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空气,对冷通孔通入冷却水。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浇注熔融玻璃液前,先向水冷通孔内连续通入相同流速的冷却水,同时启动风机,向进气口通入一定速度的风,风进入第二空腔和第一空腔内;然后开始向型模的成型腔内注入熔融玻璃液,浇注完后,盖上第四石墨烯板和上模。脱模时,关闭风机,停止向进气孔内通风,同时停止向水冷通孔内通冷却水,开启抽气泵,抽气泵抽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空气,使得第二石墨烯板和第三石墨烯板分别向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移动,取下第四石墨烯板和上模,可进行顺利脱模。
本方案的效果:1、熔融玻璃液的温度为1300-1600℃,而石墨烯熔点高达3652℃,耐高温,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型模,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2、石墨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强度最大的材料,其内部碳原子是以六角蜂窝的形状按规则排列的,因此,由石墨烯材料制成的型模,可提高模具结构强度,进而可更好的容纳注入的熔融玻璃液;3、通过设置抽气泵,当熔融玻璃液成型后,启动抽气泵,抽气泵抽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空气,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形成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大气压推动第二石墨烯板和第三石墨烯板分别向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移动,使第二石墨烯板和第三石墨烯板均与成型玻璃分离并产生空隙,进而玻璃两侧与模具不接触,模具不会对玻璃两侧造成挤压,从而可实现玻璃轻易的脱模;4、熔融玻璃液在型模内成型后进行脱模时,由于型模是石墨烯材料制成的,石墨烯具有光滑特性,使得型模表面光滑,进而可使脱模后的玻璃表面光滑,提高玻璃成品质量;5、在熔融玻璃液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底模和上模中通入水冷却比通风冷却的效果更好,更容易带走大量热量,进而缩短了熔融玻璃液的冷却时间,加快玻璃成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水冷通孔呈渐近式弧形,且水冷通孔的中部曲率最大,从中部沿水平方向的两边曲率逐渐减小。可加快成型腔内熔融玻璃液中心部位的散热速度,优化了温度梯度,避免了中心集热的产生,同时不影响底模和上模其他区域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