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424.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隆;陈文;张少伟;刘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光学 遥感 成像 方法 | ||
一种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S1、建立恒地元分辨率成像模型:L=(R+h)cosθ‑[(R+h)2cos2θ‑h2‑2Rh]1/2;Res=L*d/f;式中,L为折射率为1条件下的光程,θ为倾斜视角,h为相机平台高度,R为地球平均半径,Res为地元分辨率,d为相机探测器像平面上一个像元的尺寸,f为相机所构成的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焦距;S2、根据恒地元分辨率成像模型设计光学遥感成像系统,采用线阵推帚式扫描方式对地成像,获得恒地元分辨率的条带图像;S3、计算条带图像的幅宽;S4、绕地球不同经、纬线圈多次成像,然后将相邻经、纬线圈的条带图像进行拼接,以实现图像的全球覆盖,从而获得等光程的宽视场恒地元图像。其优点是:在获取超宽刈幅对地光学遥感信息的同时,所成图像的全视场内地元分辨率均一、畸变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地光学遥感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地光学遥感中,尤其是在相对地球运动的光学有效载荷中,为了获取更大范围的对地遥感信息,需要扩大光学相机可观测的视场角度,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种是光机扫描方式,即通过扫描反射镜,在运动部件的带动下,按照预先设计的规则旋转扫描对地的物空间,实现大范围光学信息的获取;一种是光学相机随平台旋转,实现对地物空间的扫描,获取大范围光学信息;一种是在相机平台上,光学相机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侧摆”,完成对所关注物空间光学信息的获取。
然而由于光学视场不为零以及地球曲率等原因,在上述三种均采用传统几何光学成像模型的工作方式下对地成像时,都会引起光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出现扫描带的两端宽度大于正射点处的宽度,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对地光学遥感中,目前评价光学相机地元分辨率的指标均为正射点对应的指标。由图1可见,应用目前相机宽视场对地成像时,边缘视场的地元分辨率与正射点I的地元分辨率有着较大的差别,且偏离正射点的角度越大,差别就越大,在观测角度较大的宽视场对地遥感中尤其严重。这将导致地元分辨率不均一的缺点,对后续图像的定量化应用产生不利影响:如加大了尺度变换、尺度效应以及图像反演的难度,同时降低了遥感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学遥感成像方法,使得在不计地面起伏、不进行信息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获取超宽刈幅对地光学遥感信息的同时,所成图像具有全视场内地元分辨率均一、畸变量小而稳定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可以在不计地面起伏、不进行信息处理的情况下,针对宽视场获取地元分辨率均一相等的图像信息。
一种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S1、建立恒地元分辨率成像模型:
L=(R+h)cosθ-[(R+h)2cos2θ-h2-2Rh]1/2;
Res=L*d/f;
式中,L为相机探测平面到地球表面的光束长度,取大气折射率为1,则光程亦为L,θ为倾斜视角,h为相机平台高度,R为地球平均半径,Res为地元分辨率,d为相机探测器像平面上一个像元的尺寸,f为相机所构成的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焦距;
S2、根据恒地元分辨率成像模型设计光学遥感成像系统,对地成像获得恒地元分辨率的条带图像。
上述的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S2中:
所述的光学遥感成像系统采用线阵推帚式扫描方式对地成像。
上述的宽视场恒地元光学遥感成像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S2以后还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